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便宜 http://m.39.net/pf/a_4593008.html
朱屺瞻(一)

书画可以颐生,书画家和喜欢书画收藏的人多长寿者。在中国画坛,有一位画家,他跨越了两个世纪,一生历尽磨难,见证了中国画坛的百年变迁,享高寿岁,还举办了“百岁又五画展”,成为举世公认的画坛仙翁,他就是朱屺瞻。

葫芦

朱屺瞻(—),名增钧,号起哉,又号二哉老民,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等。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西泠印社顾问等职,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百岁画家。

二老长青松

朱屺瞻是江苏太仓人,他出身富裕之家,祖辈世代经营酱园生意,拥有可观的资产。他9岁读私塾,开始学画。朱屺瞻8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他的名字朱屺瞻,就是他的私塾老师童颂禹给起的,是根据《诗经》里“陟彼屺兮,瞻望母兮”而来,以慰藉其思母之情。

端午

朱屺瞻的绘画才情在14岁时就初露端倪。那时,他一边在中学读书,一边利用课余时间画画,当时上海有份报纸《时报》,经常刊登一些书画作品,他就试着投稿,没想到报社编辑非常欣赏,就给他刊发出来,这给了他莫大的鼓舞。

山居

上海交通大学是学子们心向往之的一流学府,它的前身是邮传部上海实业学校,朱屺瞻17岁时就考入该校,在那里,朱屺瞻在求学之余,仍然没有耽搁习画,学校的校长唐文治是一位著名的国学大家,也是朱屺瞻的表叔,他对朱屺瞻的书画学习经常给予指导,他忠告说:“习字作画,点画皆须着力,切忌浮滑。”咱们看朱屺瞻的作品,笔笔到位,力透纸背,跟他早年吃的“第一口奶”不无关系。

菊蟹图

朱屺瞻真正进入绘画科班教育,是在年他考入上海图画美术院开始的,那年他21岁。学校后来改名上海美专,毕业后,他选择留校任教,也是从那时起,他接触到了油画和素描,命运把他和艺术紧紧安排到了一起。

油画大海

“五四运动”前后,一些留学日本和欧美的画家陆续回国,进入美术院校教授西洋绘画,并通过举办展览和报刊介绍西洋绘画,开启了一场“洋画运动”,上海,就是其重要的发源地。丁衍庸、关良等都曾留学日本。年,朱屺瞻也出去了,他接触到马蒂斯,并潜移默化于他的油画创作中,回国后,受到了广泛认可。

案头

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创办于年,发起人为张聿光、潘天寿等人,是一所近代美术教育史上的著名高等学府,蜚声海内外。年2月,组建校董会,40岁的朱屺瞻与黄宾虹、李叔同、潘天寿、徐悲鸿等人成为校董。为建立绘画研究室筹款,他不惜抵押家产。

老树着花无丑枝

年以后,日军进犯上海,朱屺瞻拖着病体,积极参加抗战赈济,用画笔记录战事。后来,新华艺专被日军炸毁,他跟同道一起筹集资金,迁址复校,并慷慨解囊收购古代名画,防止外流,并把大部分藏品捐给公家收藏保护起来。

秋游栖霞山

跟新华艺专一起遭难的,还有他的“梅花草堂”。解放后,他祖传的家产也被没收,所藏书画被洗劫一空,由于顶着“资本家”的帽子,与画有关的事情也没得做了。年近60的朱屺瞻,成了没单位、没职业、没退休金的“三无”人员,一家大小蛰居于一处过街楼上,除了一张办公桌,家徒四壁,太太外出打工养活全家,境况十分凄惨。后来,街道每月发给他24元救济金,以前从没为钱发过愁的朱屺瞻,羞于领取。再后来,他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领到第一个月工资,他就去街道把救济金退还了。

枇杷

生活再怎么不堪,也没有磨灭他的创作热情。命运也给了他应有的报偿: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加入华东美术家协会、被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年,68岁高龄的朱屺瞻利用朱家酱园公营合营后出让的股权收益,在上海买了一处居所养老,题“癖斯居”,他收拾好心情,在艺术之路上,而今迈步从头跃。

又是一春风

朱屺瞻先生是一位借古开今、熔铸中西的国画大家。他的画,笔墨雄厚,大气磅礴,这与他的创作思想是分不开的。如,他主张中国画“立意须高,有意境。意境最难言,是个胸襟与眼界的问题”。他说,“我的画风求‘厚’,意在使运笔与布局上透出消息。‘厚’,与用色的厚薄与画面的厚薄是两回事,是通过色彩冷暖对比、面积大小对比,再加上有力的运笔,基本就能得到”。对于求拙,他认为“要有恒定的笔力,使之超脱形似,表现精神内蕴,‘拙’不仅靠笔力,还要有心力”……

野味

有人求教长寿秘诀,朱屺瞻说就一个字“画”。因为画也是一种运动,还要运气,提笔作画,宠辱咸忘,画到得意时,物我两忘,其乐融融,长此以往,自然延年益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