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怎么样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
年,新冠病毒疫情蔓延,人类再招浩劫,深惧生死之苦,累劫轮转之痛。未来,我们如何摆脱痛苦?如何安享人生?如何抚慰自己的心灵?日前,笔者专访了温岭金山福慧寺主持道元法师。道元法师在福慧寺人天路上,修福为先温岭金山福慧寺和所有的寺庙一样,为战疫大门紧闭。通过多方联系笔者才见到了道元法师。道元法师40来岁,庄严清净、慈悲平和,谦卑低调,温润如玉,体宽耳厚,微笑涌动着幸福的光芒。来之前有人介绍,道元法师唱诵《福慧梵呗》犹如天簌;朗读《净土之光》余音袅袅、深入人心,他为净土教在神州大地的流布,注入了连绵不绝的动力。笔者与道元法师其实笔者在道元法师的身上感悟到了6个字:真实、真善、真慧。据资料显示,道元法师,俗姓马,名云飞,年出生于甘肃省陇南市城郊乡马山村。早年受父亲学佛影响,观人生无常,发志出家,潜心苦学。年正月十三,年仅十九岁的道元法师,远离家乡,在敦煌雷音寺礼上理下悟法师正式剃度,出家为僧。年至年,道元法师在中国佛学院南京栖霞山分院就读并学习梵呗,担任维那。年至年,道元法师在中国佛学院就读,读书期间,深受传印长老的教诲,并继承长老衣钵,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毕业后,道元法师在中国佛教协会担任大维那兼讲师,并跟随一诚会长接待国际友人,年拜别传印长老离京到庐山东林寺任监院,他伴随大安法师左右,跋山涉水,远涉重洋弘法,并担任东林大佛募捐部主任,为兴建东林大佛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一时间,崇拜者众多。年12月,温岭众居士钦仰东林寺道元法师僧格,恭请住持福慧道场,道元法师以东林佛号领众修行,弘扬佛法。从此,他身体力行、专心致志地在福慧寺修福修慧,广结善缘,全寺上下,香客信众对他无不称道。道元法师的人生很传奇,他笑着对笔者说:“一生信愿,一生念佛,一生成就”,这十二个字或是对他弘扬正法的总结。笔者与道元法师明信因果,提升道德道元法师随和、乐观,他领着笔者参观了福慧寺。福慧寺坐落在牧屿金山山巅,四周树木成荫,郁郁葱葱,花草簇拥,玄远清幽,寺门口有一亭子;寺内曲径通幽,花木扶疏,有一仙人掌顺着墙壁向上攀长到8米多高,仙人掌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池塘叫放生池,放生池里有一些小鱼。道元法师领着我参观了庄严大雄宝殿、观音殿、正觉厅、客堂等。肃静,整洁,檀香,花草簇拥,栩栩如生的佛像,让人肃然起敬,如同遨游于仙境,内心一下静了很多。福慧寺内的仙人掌因为防疫,寺庙不开。道元法师告诉笔者,以往的时候,香客络绎不绝,修行的居士也很多,为此,福慧寺在寺内修建了两层的客房,古色古香,生活设备按现代人装修的标准,为修行人提供现代化的修行环境,生活其中,身心清净,目前客房已经修建完成,开寺可用。“为什么信众会到福慧寺修行?”“只要关心生死问题,只要期待解脱之道,你不妨用一点时间来了解一下净土宗相关之教理,求得沐浴弥陀净土之光、欢喜之光、安稳之光,使无边的苦海,得以止息,终极之佛道,得以圆满。”道元法师认真地回答。道元法师在福慧寺宣讲过《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龙舒净土文》。他认为,高人雅士、平民百姓,他们或许信仰各异,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不约而同地触及到一个问题——生死。其实,皈投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方是了生脱死的稳妥道路。福慧寺大雄宝殿福慧双修,愿生极乐据道元法师介绍,福慧寺原名“观音堂”,一九九二年被批准为正式宗教活动场所,由戴素云居士带头自行募捐,如理如法建设道场,先后建立了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天王殿及念佛堂等设施,现有建筑面积四千多平米,总占地面积有十多亩地。年12月,在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监院道元法师,“观音堂”举办了一场千余人众的精进佛七,龙天欢喜,殊胜无比,上中下根,同获法益。随后,堂主戴素云、蔡友方等众居士多次恳请道元法师来住持道场,道元法师,感其殷诚,悲悯众生,终允所请,驻锡温岭。笔者在温岭了解到,道元法师主持寺院很积极,规律仪、立纲宗、树道风,为福慧寺定下“明信因果,提升道德;福慧双修,愿生极乐”的十六字纲宗。提出的“双修一求”理念来接引大众,在社会和谐、国家富强、道德提升、众生安心立命上善行不断。观音堂观音堂过了观音殿,道元法师领着笔者走进了一个平坦空旷的福慧金台,伫立当中,远眺温黄平原一目了然,眼前的俗世人间,河流纵横,原野浩荡,田地阡陌凸起,城市拔地而起,欣欣向荣。道元法师称:我刚来福慧寺,看到有这么一块地很乱,大家都不想来,所谓「僧家竞何事,扫地与焚香......」,我每天在这里扫地,心里就想能否扩大一点,日復一日扫着扫着,終於有了感应,平地越扫越大,后来我们就把它建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命名为福慧金台,有了这个金台,福慧寺发展得快了一点。在金台上的合影道元法师指着金台山门的一副对联念到:“一行兰若不二门,十声洪名摄六根,这突显福慧寺是一座净土念佛道场,理念出自《佛说无量寿经》。”走近金台边界,道元法师对着一扇门看了很久,深有感触:“你看这幅对联‘身在娑婆界,心在极乐国’横批‘故乡风月’是净土宗第13代祖师印光大师所写。印光大师是西方三圣之一的大势至菩萨再来,民国时代著名的四大高僧之一。印光祖师认为发了菩提心就是菩萨,决定成佛。他出生在在乱世之时,国运不好,战火纷飞,他希望用爱来教化苦难的众生。‘应当发愿愿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恋。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娑婆世界,我们都是匆匆过客,像住旅店一样,因此,我们应该觉悟当下,念佛念心,佛陀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揭示了这样的真理:大地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故乡风月物换星移,沧海桑田。福慧寺的兴衰,几经风雨。未来,福慧寺如何昌兴?道元法师虔诚地说:“发展中的净土丛林,净化这方净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