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山水圈当代名家档案
出版发行:河北教育出版社
题字:林海钟
策划:研山会
主编:刘祥莲
统筹:刘学军
执行:白联晟张继华庞飞刘墨(女)
设计:河北石家庄天中集瑞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编委
(按姓氏拼音为序)
边平山崔晓东杜大恺方向何加林林海钟
刘进安刘墨卢禹舜沈勤阎秉会张子康
入编艺术家
(按姓氏拼音为序)
陈磊、崔强、党震、戴光莹、董俊超、杜松儒、方勇、樊杰颖、盖齐、蒋世国、何加林、怀一、何微、梁雨、刘筱静、吕三、马刚、苗彤、丘挺、邵泳、石荣强、孙宏涛、唐文国、王铁华、夏回、徐光聚、许华新、杨中良、姚媛、余博、雨鹤、邹本虹
山水圈·当代名家档案
梁雨
关于本书
山水圈,是对于当代山水画学术价值的一个界定范畴,该价值的界定立足于当代山水画发展走向的论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下国际大文化之间的多维思考,不拘泥于某种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创作理念一端倾向,而以包容、开放的学术态度,观照与倡导一切具有学术新生命空间的以及能够渗透出当代审美走向与高贵品质的多元艺术形式与学术个案。
《山水圈·当代名家档案》,正是基于以上理念所派生面向当代优秀山水画家遴选编纂的一部全视角、高品质的档案性与学术性大型专业书籍,本书计划以编年形式陆续呈现,以记录“当代山水画坛多元学术个案”、呈现“当代山水画坛多元学术视角”为远程课题目标,所收录每一位艺术家作品均为有着独到创研思维与学术启发价值的当代山水画代表性个案典范,同时本书借助研山会所持续建构并拥有的庞大而杰出的国内山水画坛学术资源数据优势,立足国内当下山水画创研现状的客观与宏观论证与观照,致使入编所有作品内容的前瞻、多元以及每一位艺术家作品所渗透绝无雷同的表达智慧,如此种种可鉴,本书的出版无论对于高校山水画教学、艺术家创研实践,还是对于致力于当代山水画轨迹课题研究的理论学者,甚至对于当代普通大众的审美引领等等,都定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文献价值与社会价值。(刘祥莲)
写生中以己意为先
在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写生”始终体现着一种研究性的创作状态,并对个性化艺术语言的构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江西写生系列之一
34cm×46cm纸本设色年
在传统绘画的语境中,“写生”的核心价值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求其理、尽精微、传其神、得气韵的完整创作过程。在近现代的绘画生态中,由于受到“西风东渐”的影响,“写生”所涵盖的绘画观念和技术语言也有着不同于传统绘画语境的变更和延展。当下,在实际的中国画教学中,素描“写生”的养分的确有利于补充传统“写生”的“短板”,而如何将笔墨的“素描化”转变为素描的“笔墨化”,这或许是“中西合璧”最为重要的技术转化,集中体现在怎样解决“形”和“笔”的关系问题,“形”要入“笔”,“笔”要有“型”。
江西写生系列之三
34cm×46cm纸本设色年
“写生”既是“师法自然”中参悟物形笔法的重要中转,又是破解“引书入画”的主要基站,也是摆脱惯性式、程式化“蜗居创作”的有效路径,其核心是探究造型语言的法理,提升笔墨结构的品格。故我所认知的“写生”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江西写生系列之六
34cm×46cm纸本设色年
一方面,关于“写”字,特别是在文人群体介入绘事以后,整体提升了绘画语言的技术难度,突破了造型语言的表现障碍,拓展了笔墨语言的审美范畴,使得艺术语言本体的评判标准有了新的参照指标。由此,“写生”过程中技术语言的落脚点必须进“写”的情境,入“写”的格局。“写”是一种“高大尚”的气质,“主要看气质”取决于“写”的“品味”。“写”的过程中对于物象之形的处理,应该强化“写”意识,即“造型”要入“写”的法格。“写”的过程中对于“造型”的处理则需要提炼,不可照搬照抄,充分发挥自己的整合能力,远离“准确”、“像”这类语境范畴。取“写”所需之形,提“写”所需之笔,化“写”所需之态,生“写”所需之韵,删繁就简,化零为整,“中得心源”方为“造型”之本。
江西写生系列之七
34cm×46cm纸本设色年
另一方面,对于“生”字却道出了“写”后的美学精神所指,以及技术语言的鲜活、灵动、生力等品质特性。荆浩的摹写是一种倾向于研究客观物象形态的写“生”;黄公望的摹写则是一种立足于摹写记录、感受气韵的写“生”;恽寿平的摹写却是求得物象本身极尽生香活色的写“生”。可见,“写生创作”的立足点既能因人而异,又能丰富多样,但是对于造型和笔墨法理关系的研究则是“写生”的核心,二者之间相互传递出对于“外师造化”的技术诉求。“画不可不熟”后而“练熟还生”,“画须熟外熟”时方“不觉化境顿生”,“生”不光是对经典语言的“熟”后“生”,也是对“写”物之“生”的“生”后“熟”,还是对个性化语言的“熟”后“生”,以“写”出生生不息的艺术语言。
“写生”,“写”而“生”,则归于“笔”,无“笔”亦无“写。“写”物之“生”,用笔第一。在传统绘画的经典形态中,“钩染”如此,“写意”如此,“没骨”亦如此,万法皆归以“写”为“笔”,万物皆因“写”达“意”。可见,“写”的追求,可以精准定位我们理解经典艺术语言本体的纯度,以经典为参照;“生”的感觉,可以丰实调节我们构建个性化艺术语言的深度,印证经典。(梁雨)
部分作品欣赏
年作品▼
因特拉肯写生系列之四
23.5cm×26.5cm
纸本水墨
年
因特拉肯写生系列之九
23.5cm×26.5cm
纸本水墨
年
因特拉肯写生系列之十二
23.5cm×26.5cm
纸本水墨
年
因特拉肯写生系列之十三
23.5cm×26.5cm
纸本水墨
年
姑苏天池山寄鉴寺写生图册之一
22cm×33cm
纸本水墨
年
姑苏天池山寄鉴寺写生图册之二
22cm×33cm
纸本水墨
年
年作品▼
皇藏峪·写生系列之一
70cm×cm
纸本水墨
年
皇藏峪·写生系列之二
70cm×cm
纸本水墨
年
皇藏峪·写生系列之四
70cm×cm
纸本水墨
年
皇藏峪·写生系列之八
70cm×cm
纸本设色
年
年作品▼
栖霞山写生系列之一
25cm×35cm
纸本水墨
年
栖霞山写生系列之二
25cm×35cm
纸本水墨
年
栖霞山写生系列之三
25cm×35cm
纸本水墨
年
栖霞山写生系列之四
25cm×35cm
纸本水墨
年
栖霞山写生系列之五
25cm×35cm
纸本水墨
年
栖霞山写生系列之六
25cm×35cm
纸本水墨
年
(来源:研山会)
画家简介
梁雨,江苏铜山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