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康复成果展 http://www.csjkc.com/yydt/1130.html

公元年,随着弘光朝的覆亡,明王朝就此土崩瓦解。

一炳承载着女子风骨的《桃花扇》,却随着秦淮水的涓涓流淌,从历史的长河中款款走来,给国破家亡的悲怆感,平添了几分侠骨柔肠。

每一位听过李香君戏曲的观众,内心都有一杆衡量是非对错的天平,大明王朝近年的基业,都无法逃脱覆亡的命运,一柄桃花扇,又如何抵挡八旗清兵的铁骑?

相比那些争相折腰的儒林名士,弱女子的民族风骨,反倒更令人敬佩。

李香君的名字,也随着一曲《桃花扇》,传唱至今。

01

一首琵琶曲,得遇一心人

李香君原姓吴,也算个官家小姐,父亲是东林党一名武官,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遭到魏忠贤一伙的迫害,家道从此败落,香君也漂泊异乡。

香君八岁那年,被秦淮河畔“媚香楼”的歌妓李贞丽收为养女,改名李香君。

李贞丽仗义直爽、优雅风情,所以媚香楼接待的客人也比较高端,多是一些文人雅士和忠臣良将,李香君思想的形成,也是受他们的正确引导。

李香君在养母的悉心调教下,诗词音律、丝竹弹唱无一不精,尤其擅唱南曲,一曲《琵琶记》,让多少才华横溢的热血男儿,醉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李香君16岁的时候,遇到22岁的侯方域。

侯方域是明末“四公子”之一,风流倜傥,才华横溢,李香君一首《琵琶记》,唱得侯方域心驰荡漾,得知香君还画得一手好画,更是仰慕不已。

侯方域的才情和气节,也让李香君一见倾心,两人双双坠入爱河

侯方域把一柄祖传的扇子作为定情之物,在白绢扇面上亲手题下诗句,送给香君。

这柄诗扇,也就是清初戏曲作家孔尚任笔下的《桃花扇》。

02

一河秦淮水,一腔儿女情

世间最美的爱情,不过是两情相悦,养母自然要成全女儿。

但是,李香君是一代名妓,想要与她成亲,一柄扇子是不够的,按规矩,男方需要举办盛大的梳拢仪式,才显身价尊贵。

聘礼也是必不可少的。

侯方域虽然出身官宦世家,但彼时其父受魏党迫害,早已告老还乡,侯方域从河南流落到江南,他可以出口成章、落笔成文,却苦于囊中羞涩。

为难之际,好朋友杨龙友送来重金,并送给香君丰厚的妆奁。

梳拢之后,侯方域忽然想起杨龙友也不富裕,如何出得起这笔重金?细问之下,才知道是阮大铖托付赠送。

阮大铖是魏晋名士阮籍的后人,也算个文学家和戏曲家,但他人品不好,他本来是东林党的人,后来又投奔魏忠贤,可以说很没有节操了。

当时,文人们发起了一个“复社”,很有些政治影响力,阮大铖一心想加入复社,但是那些文人瞧不起他,就不让他进,有一次复社搞活动,阮大铖趁人多混了进去,结果被文人们赶了出来,可以说非常尴尬了。

侯方域,是复社领袖之一,所以,阮大铖托付杨龙友送钱,就是想通过侯方域拉拢复社文人,确立自己在士林中的地位。

大是大非面前,李香君刚烈果敢,毅然变卖了首饰,又到处拆借,把钱还给了阮大铖。

阮大铖送人家钱又被扔回来,感觉很没面子,后来南明小朝廷弘光皇帝在南京即位,阮大铖受到重用,就借机公报私仇,陷害侯方域。

侯方域被逼得无路可走,只好投奔了抗清名将史可法。

03

一滴美人血,万点桃花红

送走侯方域,李香君洗尽铅华、闭门谢客。阮大铖一看侯方域不在,觉得有机可乘,就怂恿时任浙江地方官的田仰,强娶李香君为妾。

不出所料,吃了个闭门羹。

田仰自持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吃了小女子的闭门羹,面子上挂不住,就想用强,八台大桥等在媚香楼外,派兵堵住前后门。

李香君无处可逃,怀里抱着诗扇,一头撞向玉石栏杆,血溅当场。

田仰见闹出了人命,只好灰溜溜地回去了。

这一幕落在杨龙友的眼里,大为震撼,他没想到李香君一个弱女子,竟有如此的气节和骨气。

杨龙友捡起诗扇,见白绢扇面上点点血迹飞溅,执笔在扇面上画下折枝桃花,也就是后来的《桃花扇》。

阮大铖几次在香君那里碰了一鼻子灰,恼羞成怒,不惜亲自撰写剧本,打着皇帝的幌子,招李香君进宫当歌姬,李香君演唱之际,改编戏词痛斥阮大铖,皇帝听不出来,看得津津有味,阮大铖也只能伸伸脖子咽下这口气。

李香君进宫不久,八旗清军的铁蹄就踢开了弘光朝的大门,整个南京城火光冲天,李香君趁着夜色,从皇宫逃了出来,却看到媚香楼也葬身在一片火海之中。

随后,李香君跟着教她南曲的师傅苏昆生,流落到苏州,躲进栖霞山的葆真庵,青灯古佛,苦度光阴。

04

乱世俏佳人,淹没红尘中

一年之后,侯方域辗转找到栖霞山,与香君执泪眼相望,诉不尽的相思苦,说不完的别离情。

侯方域带李香君回了老家河南商丘。纵使刚烈忠贞的李香君,所求也不过是平常日子而已。

在侯方域的老家,李香君孝敬公婆、和睦相邻,与侯方域的正房夫人也相处很好,日子虽不说大富大贵,倒也安然。

八年之后,侯方域不忍李香君的思乡之情,就悄悄去了南京,替香君寻找亲人。

隐瞒了八年的身份,到底还是被侯方域的父亲知道了,得知李香君曾是秦淮名妓,当即就把李香君赶出侯府。

彼时,李香君已经怀有身孕,侯方域的母亲和正房妻子常夫人再三求情,才给李香君求得一条生路,安置李香君住在离城十五里的柴园。

侯方域从南京回来,与父亲大闹了一场,把李香君接回家。李香君受此羞辱,终日郁郁寡欢,日久成病,30岁香消玉殒。

香君临终前,交待侯方域:“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

一年后,侯方域因悲愤国事和思念香君,追随香君而去,时年37岁。

名士埋骨青山,佳人栖身黄土,乱世才子佳人,就这样淹没于滚滚红尘。

05

一曲《桃花扇》,谁懂李香君

明末清初的“秦淮香艳”,不同于我们印象中的妓院。

它是专门为才子佳人而设立的文化文艺沙龙,是青年才俊集聚的中心,才华横溢的才子与风华绝代的佳人遥相呼应,繁衍出一些先进的思想,也演绎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李香君,只是秦淮八艳之一。

论长相,她不如董小宛、陈圆圆,论才情,她比不上顾横波、柳如是,但是李香君面对大是大非时所表现的出的民族大义和风骨,因着孔尚任撰写的名剧《桃花扇》,被传唱至今。

《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把李香君和侯方域的爱情,与南明朝的兴亡有机结合,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塑造出李香君这个有风骨、有气节的贞烈女子形象。

李香君不受小人之财,见其风骨;血溅桃花扇,见其贞烈;借戏词痛斥阮大铖,见其大义;临终之时还不忘托付侯方域为大明守节,见其气节。

只可惜山河破碎之下,爱情也无所依附,时代悲剧下的愚忠和守节,很难说孰是孰非,但是李香君的女子风骨,却随着名剧《桃花扇》,被历史铭记。

世人皆知桃花扇,有谁能懂李香君。人生一世不过是过眼云烟,惟其大义和风骨,浩然长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