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风水理论将水比做“地之血脉”,把“得水为上”作为选址的重要因素,古今中外野外驻军的首要条件就是靠近水源。南京的历史早期可以说是一座水城,六朝以前(含六朝)从军事地理的角度,可用易守难攻来定位。如果没有强大的水军,攻下南京几乎是不可能的。

秦汉时期南京水系示意图(图注)

孙子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历史上,“水”的变化是最大的。“山”一旦生成,除了局部的人为作用外,几乎是几千上万年矗立在那里,既不可能搬动,也不可能大规模改造,搞得“不识庐山真面目”(当然小山头除外)。愚公移山的故事讲了上千年,太行山、王屋山还在那里。所以对史上地形地物和地点的定论,依据“山”是最可靠的。而“水”是最不可靠的,用“水性杨花”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从军事视角看南京的水一共3篇:长江与南京、秦淮河与南京、玄武湖与南京。第一个出场的,自然是长江。

长江经过南京段,在宁镇山脉和老山山脉的夹持下,在历史时期大的流向没有太大的变动。但局部的江段和两岸不仅有变动,而且变得面目全非。两山脉之间距离约10~20千米,长江主泓在这两山之间,一会儿摆向江左,一会儿摆向江右,甚至占满了两山之间的凹谷,江面达40里宽。江水退出的地方,形成河漫滩,河漫滩堆积久了就形成冲积平原,所以长江沿岸的滨江平原大大小小的也不少。

江出老山山脉之后,江岸曾经到达六合区瓜步镇,此距对应的江南栖霞山40里,站在瓜步山上南望,已是汪洋一片,难见对岸。刘宋时期鲍照《瓜步山碣》有“瓜步山者亦江中渺小山”之说,此时瓜步还在江中。至唐代“润州大风从东北,海涛奔上涉瓜步洲,损居人。”说明瓜步已成洲,能住人了。现在瓜步山下是一望无际的沃野,“惟见长江天际流”。

南京长江大桥(图注)

长江中的沙洲生成、位移和淹没,更是以百年、十年甚至几年、一年来计算。正如宋朝王安石诗云:“迷子山前涨一洲,木人图去失编收。”史料上几百年前的沙洲当今早无踪影,甚至几十年前的沙洲已不在史料记载的位置。太平军和清军激战的江浦和下关之间的九洑洲,原先在江中,后来向江浦靠岸,现在已不见踪影,早就并入江边的田亩中。八卦洲生于隋末,当时名新州,又名薛家州。在解放前后主泓还在北岸,当今的北汊江当年是主航道;几十年功夫,如今主航道早已移到江南一边。江心洲据解放初期记载,迎水的洲头每年都要回缩一二百米,而洲尾每年都要生长一二百米,也就是说江心洲每年要向下游位移一二百米;遇到大洪水年份,位移距离还要大。解放后,通过人工围砌,江心洲基本不再位移。历史上由石头城向南江中,有长命洲、张公洲、白鹭洲、蔡洲、加子洲(茄子洲)、烈洲等连串沙洲,并在靠江东一侧形成夹江,称“小江”。孙权说:“秣陵有小江百余里,可以安大船,吾方理水军,当移居之。”小江(夹江)在历史上经常发生战事,或是水师进军南京的水道。陈友谅在这里中了朱元璋空城计,未敢进入秦淮河口;曾国荃军在这里大败太平军,占领秦淮河口,切断了太平军的粮道。

说到长江的变化,有一处不得不提,因为与历史上的南京战事密切相关,即秦淮河入江口。秦淮河在历史时期的入江口几经变迁,这还涉及到南京城西重镇石头城的确切位置。史载,春秋战国时期,秦淮河在冶山(冶城)南流过,直接向西进入长江。六朝时秦淮河入江口因这一段长江西移,原先江面变为江滩,秦淮河继续向西延长了河道,在今莫愁湖向江东门一带入江,这一江滩洲汊当时称白鹭洲,即李白诗“二水中分白鹭洲”是也。再后期白鹭洲完全靠岸,变成了陆地,秦淮河改道向西北,经清凉山(石头城)下入江,清凉山下是秦淮河入江口。再后长江继续西移,河西也变为陆地,秦淮河北流经定淮门向北入江(“定淮”也是古人希望秦淮河安定,不要造成灾害的意思),直至流到今三汊河口入夹江下游。

这里就涉及到石头城确切位置的问题。

俯瞰南京石头城(图注)

大多数学者认为石头城建在清凉山上西部高地,即石头城。但这一定位难以解释六朝史料石头城被淹十几次的史实。如永和七年(年)七月甲辰,“涛水入石头,溺死数百人”;太元十三年(年)冬十二月,“涛水入石头,毁大衍,杀人”;太元十七年(年)六月甲寅,“涛水入石头,骸胔相望;航流败,毁大航,漂船舫,有死者”;元兴三年(年)三月已丑半月夜,“涛水入石头,飘波杀人,商旅方舟万计”;大元贞明二年(年)六月丁已,“大风自西北溺,涛水入石头,淮渚暴溢,漂浮船舫”。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清凉山上的石头城是一小城,大城在冶城(冶山)西3里石头津(应在今莫愁湖一带),即秦淮河近长江河口处的码头(古时建在交通要道的码头称津,津要),山上石头城护卫河边石头津。这一说法可解释石头城(津)为何被淹。但把清凉山上的石头城只作为石头津的卫城,理由还不充足,一是两地相距甚远,有近10里,不能视为一处,一旦敌人来攻,也难以保卫石头津;二是石头城如不守在秦淮入江河口,军事价值绝无古书上说的这么大。

我赞成大多数学者的说法,但也要补充一点。就是清凉山上的石头城经过历朝历代不断修建扩大,占地已不只是清凉山西部山头,即今鬼脸城一处,而是向北向东扩建,城北部应已下山,沿今石头城路向北,接近草场门和江苏教育学院一带。宋人《东南防守利便》言:“桓温西征,朝廷空虚,以刘波头领五千人,镇石头。”我军现代军营,一个团一两千人,驻营区面积0.5~1平方千米,人相当于3个团,至少要驻守2平方千米。史料记载,石头城最多时要驻军一两万人。现在鬼脸城上高地也就0.5平方千米。石头城向南延不可能,因为已抵秦淮河,向东延纵深不大,只能到清凉山,不足1千米。只有向北延,至草场门,这一片大约2平方千米。该书还说石头城“今之西北、东南、西隅,当随地形高下,为之措置”,是说随地形走向、高下建筑的。今草场门外大街往北地形又开始上升,经古林公园,又下降到定淮门,再上升至丁山饭店,继续北延高高低低至狮子山。其中清凉山至古林公园(古为马鞍山、四望山)之间地形平坦,草场门外大街从这里向西过草场门桥,秦淮河随长江水涨,完全可以淹及此地。“大风自西北溺,涛水入石头”,此地正是石头城西北方向。所以笔者认为秦淮浪潮冲进石头城,应是石头城内北部戍区,即草场门至草场门桥一带。吴时的石头城到梁代已称“石头戍”,“戍”即卫戍区,不是一个小据点,而是一个要塞。平定侯景之乱时,《陈书》(卷56)记载“(平侯军)僧辩及诸将遂于石头城西步上连营立栅,至于落星墩……王僧辩等进营于石头城北。”《陈书》(卷1)记载:“高祖即于石头城西横陇筑栅,众军次连八城,直出东北。”侯景叛军防卫王僧辩军也“于石头城东北立栅拒守”。

笔者认为,六朝之后,石头城已扩建成“石头戍”,在其西面几个阶地上连营立栅,应与高祖在石头城西横陇筑栅连八城是一地。由于此城栅“直出东北”,笔者判断,就应是清凉山、马鞍山、四望山、狮子山一线。这一线连成低冈,可称“垄”,方向正指东北,建八城容量也够。《东南防守利便》称四望矶“西临大江,南连石头城。温峤讨苏峻于四望山筑垒以逼石头”。也是一辅证。陇西即长江,水陆防御兼顾。

下篇预告:军事视角下的秦淮河与南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