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梦筠图》

▲明唐寅《梦筠图》

纵29.1厘米横.3厘米

中国古代文人多有另起字、号为称呼的雅趣,由此具有纪念、标榜意味的别号图便应运而生。《梦筠图》便是此类画作之一。图中一文人面朝修竹数竿,斜倚卧榻,偃息假寐。其后一侍童背身跽跪,于树下煨火煮茗。全图构思巧妙,隐喻高士新居初建,并名之曰“梦筠”。此类别号图不仅构筑起士人交游与雅逸卜居之间的桥梁,拓展了传统肖像画的样式,同时也阐释了画家本人对隐居生活的美好追求。

2.《菊花图》

▲明陈道复《菊花图》

纵87.3厘米横32.0厘米首都博物馆藏

《菊花图》绘奇石险立,秋菊临风之态。奇石以湿笔绘成,笔势豪放,墨气纵横,大开大合,酣畅淋漓。丛菊双勾为花,意笔写叶,浓淡参差,意态生动。此作以菊花之清秀坚贞、傲霜斗雪抒发高旷胸臆,反映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比德传统;而画中劲健迅疾的用笔、水晕墨染的意境,使得此作成为明代水墨写意花鸟画史上的重要作品。

3.《蜀道难图》

▲明张宏《蜀道难图》

纵32.4厘米横.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蜀道难图》是明代画家张宏与书法家韩道亨的书画唱和之作。画中绝壑幽谷,飞流急湍,栈道高架,崖壁千丈,极尽蜀道之险,将李白诗作的波诡云谲与韩道亨书法的笔走龙蛇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画家不追求面面俱到,仅截取蜀道之一角,便再现出蜀道之崔嵬峥嵘与突兀森郁。其构思之用心,可谓别具一格。

4.《金陵十八景图》

▲明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图》

纵22.8厘米横20.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金陵十八景图》是明代画家文伯仁晚年忆写金陵胜景之作。册中既有“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之诗意,又有“牛首山”之梵宇巍峨与栖霞山之千岩竞秀,是文氏浓缩金陵山水、人文景观精华的重要作品。此作将精妙的笔墨与历史的沉浮融为一体,既是后人研究古金陵的鲜活图像资料,又是一册寄情于景、寓兴于画的山水经典之作。

5.《刘海戏蟾图》

▲明刘俊《刘海戏蟾图》

纵.3厘米横98.0厘米中国美术馆藏

《刘海戏蟾图》绘全真道祖师之一刘海面带微笑、怀抱金蟾之状。画中人物、衣纹纤毫毕现、舒展流畅,金蟾及海上波涛刻画细致、栩栩如生,展示了作者高超的绘画技巧。此作题材吉庆祥瑞,风格精致写实,极富装饰效果,体现了宫廷画院对平民阶层艺术趣味的迎合,也承载着人们对生活富足和国家繁荣的美好希冀。

6.《蜀山行旅图》

▲明蓝瑛《蜀山行旅图》

纵.0厘米横55.7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蜀山行旅图》是蓝瑛“托古创新”精神的代表作。画中远山用笔概括洗练,层峦棱角分明;近景则着墨饱满,浑厚华滋。从画风来看,此图既有“荆(浩)、关(仝)”北派一系,山体雄健方峭之处;又有“董(源)、巨(然)”南派一脉,笔墨柔淡秀丽之姿;呈现出“综述南北、格融艳雅”的新面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