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名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南京东北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小镇,叫栖霞镇。栖霞镇上,有一条非常有名的老街,叫栖霞街。

五十年前,小时候,我家就住在老栖霞街上,住在老栖霞街上的一个大院子里。

我小时候,栖霞街是细细长长的一条街,古色古香,南北向,很窄,两辆汽车会车,车轮就擦到路边边上了。

街的东北面是栖霞山,古叫摄山,享有金陵第一明秀山之誉。俗话说,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可见,在栖霞山里,不知蕴藏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栖霞山风景区,有许多有名的景点,在此,我就不一一展开描述了,因为,许多许多人都写过了。

栖霞山上,有很多枫树。霜降后,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站在山下,放眼向山上望去,漫山的枫叶,被霜染得血红血红,红得很妖娆,极像一个浓妆艳抹的女子,媚得很。每年枫叶红的时候,山上山下,游人如织。来到此地,游人会不由自主地吟诵起诗人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小时候,秋天,树叶落了,枯树枝落了,栖霞街上的人,三五成群,爬到山上,划松毛,划树叶,拾枯树枝,捆了背来家,堆起来,一年的烧锅柴就有了。栖霞山上,还长了许多野生的中药材。放暑假了,一些学生会去山里刨药材卖钱。我和我的小娘娘就干过这种事。春天,栖霞山上,松树下,草窝子里,一窝一窝的野蘑菇,从土里钻出来,撑着一把把小伞,调皮地四处张望,仿佛在寻找什么。栖霞山上,有各种鸟儿,有各种花花草草,爬山的路上,鸟语花香,宛如仙境。

栖霞山北边,是长江。爬到山顶,极目远眺,可以看到滚滚长江东逝水,可以看到江北,看到六合农村零零散散的村落,看到农家的袅袅炊烟。在山顶上看江的人,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诗句,然后发一些酸溜溜的感慨。

站在山顶上,放眼向西南方向望去,六朝古都金陵城,浓妆淡抹,不骄不躁,隐在浓浓的人间烟火中,像淳厚朴实的南京人一样,给人一种亲切感。

栖霞山的山脚下,有一个千年古刹,叫栖霞寺。栖霞寺是全国有名的佛教圣地,历史悠久,美名远扬。每年,前来朝拜的香客甚多。平时,寺里,香烟缭绕,经声起伏,暮鼓晨钟,不绝于耳。

栖霞山下有一个矿,原来叫铅锌锰矿,也很有名,后来,改了名字,叫铅锌银矿,不过,我还是习惯叫它铅锌锰矿,小时候,叫惯了,一时改不过口来。铅锌锰矿是地下采矿。多年以前,铅锌锰矿就把栖霞山掏空了,长江下面也被铅锌锰矿掏了很多大窟窿。后来,栖霞山搞旅游,政府就不让铅锌锰矿掏栖霞山了。如果一直让铅锌锰矿掏栖霞山,估计,现在,已经把栖霞山掏塌了。铅锌锰矿现在往哪里掏矿,我就不知道了。

铅锌锰矿南边,是栖霞区文化馆,里面有很多书,还有很多给人看的报纸杂志。小时候,我在这里借过书,看过报纸杂志。逢年过节,文化馆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我记得,每年元宵节,文化馆会举办猜灯谜活动。那时候,我去玩过,猜中了很多谜语,得到了一些糖果和针头线脑的小玩意,喜得屁颠屁颠的。

文化馆斜对面,是当时的栖霞区区政府,很大很漂亮的一个大院子。每天,院子里进进出出许多当官的。那时候的区政府,不像现在的区政府那样豪华,很平常。那时候的当官的,没有人搞腐败,很廉洁。

区政府对面,是一所中学,叫栖霞中学。

栖霞中学是民国时期创建的,创建的人叫黄质夫,是一个很有名的教育家。黄先生创建学校时,学校叫栖霞乡村师范学校,后来,改成栖霞中学。我爸爸,我两个娘娘,我和二弟都是这个学校的学生,校友。老栖霞街上的街坊邻居,许多人家,老少三代都是校友。现在,这所学校搬到了尧化门,学校原来的地皮被政府征用了。

栖霞中学斜对面,是栖霞一中心小学。

我是这个小学毕业的。

栖霞中学再往南,就是栖霞街的繁华地段了。街上有一个老虎灶,专门卖开水,一分钱一瓶,生意好得不得了。冬天的时候,茶水炉也给人洗澡,用的是木桶,五分钱洗一次,生意也好。

老虎灶的对面,是一家照相馆。是一个姓王的老板开的。街上的人家,拍个证件照,拍个全家福,拍个生日照,拍个集体照,都到他家来拍。

照相馆再往南,是东巷口,一个很窄很窄的小巷子,只够两个人并排走。我家就住在东巷口南边的大院子里。小时候,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经常在东巷口里面玩打游击。东巷口再往南,就是栖霞卫生所了。街上的人,生个小毛小病,挂个盐水,会到这个卫生所看医生。

卫生所再往南,有两个饭店,一个大饭店,一个小饭店。街东边的饭店,叫小饭店,大集体,平房,小一点;街西边的饭店,叫大饭店,国营,楼房,两层,大一点,可以办酒席。

小饭店北边,有一个小旅馆,老板姓纪,平时,生意不错。

小旅馆北边,有一个南北货商店,店面弧形,卖各种南北货,生意很红火。

小饭店门口,常年坐着一个老太太,卖大碗茶,泡茶用的是栖霞山上采来的野茶叶,一分钱一碗。小时候,我喝过。

大饭店北边,有一个剃头店,小集体。

剃头店叫什么名字,一时半会,没有想起来。当时,这个剃头店,除了帮人剃头,还帮人接脱臼。店里师傅的手艺不错,栖霞街上的人,胳膊脱臼了,医院,直接到店里找剃头师傅。去了后,只见师傅抓住脱臼人的胳膊,不知道他怎么弄的,三下五除二,只听见,咔嚓一声,好了。师傅叫脱臼的人站起来,甩甩胳膊,一看,没事了。脱臼的人好了以后,谢了师傅。

小饭店南边,有一个宽四五米左右的巷子,巷子的路,用长条形的块石铺就,下雨天,走在上面不湿鞋。走进巷子,迎面,是一个电影院,国营,叫十月电影院,因十月公社得名。

那时候,男男女女谈对象,都喜欢到这里来约会。电影开始放了,灯光暗了下来,看电影的情侣时不时地做一些小动作,不管不顾的。有时候,一场电影放完了,情侣们都不知道电影放的什么内容。小时候,我也在这里看过电影。当时,学生票五分钱一张,成人票一毛钱一张。当时,电影有正片和副片之分,正片是故事片,副片是新闻片。那时候,放电影需要换片和跑片,在这里,我就不展开讲了,我会在另外一篇文章里再韶一韶。电影院南边,有一个玻璃厂,一个农机厂,都是大集体。街上,有很多人在这两个厂子里上班。大饭店旁边,有一家卖坛坛罐罐的店。栖霞街及附近农村的老百姓,腌个菜,腌个肉,腌几只鸡,几只鸭,几只老鹅,会到这个店里来,买缸,买小坛子。家里的大水缸,也在这里买。大饭店再往南,是一家皮匠店,个体。皮匠店斜对面,是一家百货公司,是栖霞街上最繁华的地方。街上的人家,平时买一些比较值钱的东西,都到这里来买。逢年过节,这里的人,挨挨挤挤,进进出出,热闹极了。进进出出的人,脸上挂满了笑容。

百货公司旁边,是一家银行。银行对面,是邮电局。街上的人,平时,寄个信,发个电报,都到这里来办理。邮电局旁边,是一家机米厂,国营。

当时,栖霞街周边的生产队,都到这里来交公粮。每年,交公粮的时候,这里热闹得很。小板车,马车,拖拉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厂里面机米,机器整天咕隆倒西的响,吵得人心烦。

机米厂再往南,是一个洗澡堂,小集体。我小时候经常在这里洗澡。

洗澡堂对面,是栖霞供销社,国营。

供销社里面,卖农机具,卖机柴油,还卖其他一些农业生产资料。供销社里面,还收废品,收各种中药材。我和小娘娘刨的中药材,都拿到这里来卖钱。小时候,我拾过废品,也拿到这里来卖钱。我记得,当时,有一个姓范的师傅,在门面负责。范师傅家住在天桥外,会武功,人,精瘦精瘦的。

洗澡堂后面,是菜市场,大集体。当时,栖霞街上及栖霞街附近的人家,都到这里来买肉,买鱼虾,买鸡鸭鹅,买蛋,买豆制品,买蔬菜……

菜市场后面,是九乡河。

菜市场再往南,是天桥。所谓天桥,实际上就是一个铁路桥的桥洞,老栖霞街的人都把它叫做天桥。

穿过天桥,就是栖霞街的郊区了。当时,栖霞街的人把那里叫做天桥外。天桥外,有一个煤球厂,做经济煤。经济煤是一种有很多孔的圆柱体的煤基。当时,经济煤凭票供应,栖霞街的老百姓,家家都在这里买煤基,买回去烧饭。

当时,医院,在天桥外的梁家岗,医院。医院四层楼,平顶,当时,是栖霞街的最高建筑,很阔气。当时,医院是医院,周边四里八乡的人都到医院来看病。

栖霞街东边的马路上,有一个很长很陡的大坡子,上了大坡子是大拉沟。

大拉沟再过去,是十月水泥厂,后来,改了名字,叫南京水泥厂。再后来,关停了。栖霞街的西边是九乡河,因流经九个乡得名。

九乡河是栖霞街人的母亲河,街上的人都是喝九乡河的水长大的。小时候,夏天,我们一帮公鸡头子经常在河里洗澡,钓鱼,摸螺蛳,摸歪子……

九乡河的西边是河西。河西种了水稻,种了蔬菜。河西有一个小山包,栖霞街的人把那个小山包叫做西山根。

翻过西山,就是南京炼油厂了。我小时候,南京炼油厂还在建设。后来,开工了,效益不错,在里面上班的人,拿的钱也多。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一,是栖霞的庙会,四里八乡的人都来逛庙会,街上的人,挤得水泄不通,热闹得很。

小时候,栖霞街上发生了好多好玩的事情,我到今天还记得。以后有时间,慢慢写出来,各位看官如果不嫌弃,可以看看玩玩。今天就不韶了。现在,老栖霞街开始拆了,说是要建佛教一条街,配合栖霞寺搞旅游。为了记住老的栖霞街,记住生我养我的栖霞街,我写了以上一点文字,权做纪念。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在此,特对图片所有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图片所有者和我联系,我会及时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