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

玄武区:年置南京市第一区,年改今名;因境内玄武湖得名,据《舆地志》云:南朝宋元嘉末年,有黑龙见湖内,故名;有桑泊、秣陵湖、蒋陵湖、后湖练古、北湖等名称

秦淮区:因秦淮河流经,史称十里秦淮,得名。秦淮河又名龙藏浦、淮水,据《中国地名辞源》载:由于民间盛传此河是秦始皇东巡时开凿,故名

建邺区:年设南京市第四区,年改今名,以南京古称建邺得名;东汉建安十六年()孙权自京口迁秣陵并改名建业,取建立千秋伟业之意,太康三年()更名建邺县

鼓楼区:曾名南京市第五区、第六区,年改今名,以境内明代钟鼓楼得名

浦口区:年设两浦区,次年更名第八区、第十区,年改现名;元明清称浦子口,清末简称浦口,意为水滨临岸处

栖霞区:以境内栖霞山得名;古名摄山、伞(繖)山、虎窟山,山以寺为名,栖霞取自饵霞栖云一语,本指修仙成道,后被隐喻超尘脱俗

雨花台区:年第十一区更名雨花台区,因境内雨花台得名;相传南朝梁武帝时,云光法师在此讲经,感动天神,落花如雨,故名

江宁区:西晋太康元年()临江县改名江宁,寓“江外无事,宁静于此”之意

六合区:隋开皇四年()尉氏县更名六合县,因境内六合山有寒山、狮山、石人、双雉、芙蓉、高妙六个山峰相连得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云:山为古越语地名,六意为山谷,合意为团结、结合,意为团结之山

溧水区:因古溧水(濑水、陵水、永阳江、中江,即今胥溪)得名;《太平寰宇记》云:溧水西自溧水县界流入,县以溧水为名;另说县名源于溧山(栗山),以其形如栗,故名。

高淳区:县因高淳古镇(淳溪镇)而得名;另《大明一统志》高淳县:本溧水县地,弘治四年建县,开治高淳镇,故名

无锡市

梁溪区:年10月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合并为梁溪区,因无锡城西梁溪得名;据《清一统志》载:梁溪源出惠山,古溪极隘,梁大同中重浚,故名;另说以梁鸿居此而名

锡山区:年无锡县设锡山市,年设区;清《嘉庆重修一统志》云:东峰当周秦之间,大产铅锡,故名

惠山区:年由原锡山市西境析置,因邻近惠山得名;古称华山、历山、西神山、斗龙山、九龙山,相传因西域僧慧照居此,得名慧山,《中国地名辞源》云,后写作惠山,同音而转

滨湖区:年郊区今名,因南滨太湖得名

新吴区:年由滨湖区与锡山区析置,新吴寓意厚重、吉祥,新代表无锡高新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吴字是为纪念商朝末年泰伯在梅里建立的勾吴国

江阴市:南朝梁置江阴县,县因地处长江南岸,濒临大江而得名;年设市,市沿县名

宜兴市:隋朝阳羡县改义兴县,得名于义兴郡晋惠帝永兴元年(),以表周玘三兴义兵之功而设郡;北宋太平兴国元年()避太宗赵光义讳改今名,取义者宜也之意

徐州市

鼓楼区:因区内古建筑鼓楼得名

云龙区:年第三区更名云龙区,因区内云龙山得名;云龙山又名石佛山,《志》云,山出云气,蜿蜒如龙,因名

铜山区:清雍正十一年()置铜山县,以东北境微山湖畔有铜山(今已沦入湖中)命名;《大清一统志》云:铜山因旧常产铜得名

贾汪区:以有百年以上煤炭开发历史的贾汪煤矿而命名

泉山区:曾名子房区、环城区、郊区,年改今名,因境内泉山国家森林公园得名

丰县:据《中国地名辞源》载,以秦丰邑为名

沛县:因有沛泽而得名,《元和郡县志》云:取沛泽为县名

睢宁县:金兴定二年()置睢宁县,寓睢水安宁之意;另据清光绪《睢宁县志稿》:县以睢水得名

新沂市:年由宿迁、沭阳、东海、邳县等县析置新安县,年因与河南省新安县同名改今名,以境内新沂河得名

邳州市:夏邳国地,秦置下邳县,明入邳州,年改为邳县,年撤县设邳州市,据《中国地名辞源》载,邳源于邳国之名

常州市

天宁区:年以境内天宁禅寺改名

钟楼区:年西区改今名,因建于南唐时的钟楼得名

新北区:年4月常州市郊区改今名,因位于常州市北部,故名

武进区: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载,三国时吴帝孙权尚武,于嘉禾三年诏复丹徒为武进,以武而进,故名

金坛区:取“句曲之山(即茅山),金坛之陵”之意命名;《太平寰宇记》金坛县:取邑界句曲之山,金坛之陵以为号

溧阳市:以在古溧水(濑水)之阳得名;另说设县时以县治位古溧山之南得名

苏州市

姑苏区:年10月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合并为姑苏区,因其地有姑苏山(姑胥山、姑余山、胥台山)得名

虎丘区:年郊区改今名,以境内名胜虎丘得名;春秋吴王阖闾葬此,有白虎踞其上,故名;另说以丘如蹲虎得名

吴中区:年由吴县市析置,因春秋时为吴国的首都,故名

相城区:年吴县市析置相城区,据《清一统志》:相传子胥初筑城时,先于此相地垒土为城,下湿乃止,故名

吴江区:因吴淞江流经而得名,吴江又名吴淞江、松江、笠泽、南江、松陵江、吴江

常熟市:据《舆地广记》载,梁大同六年()置常熟县,是时累岁丰稔,谓其土沃,故以名县

张家港市:年由常熟县与江阴县置,以沙洲抗日民主政权名称命名,年由沙洲县改设,以境内港口张家港(张家港河)命名,张家港则以张家埭取名

昆山市:南北朝梁大同初析信义县置昆山县,以山名县;据《旧唐书·地理志》:县取县界(昆)山名,在今上海市松江区西北,《读史方舆纪要》云:昆山之得名,以陆机兄弟生于此,取昆山出玉之义

太仓市:据《大清一统志》:三国吴于其地置东仓,故名,太通大

南通市

崇川区:曾名城中区、城区,年以南通古称崇川改今名;北宋天圣元年()避太后父名之讳,通州改名崇州,亦称崇川

港闸区:年由郊区改今名,以境内多河港和船闸得名;另说取天生港、唐闸两镇名首字命名

通州区:年南通县改通州市,以古代通州之名命名,年7月设区

海安县:因海水经常浸淹农田,取水不扬波之意;另说以海安镇命名;南朝宋泰始七年()置海安县,年析泰县、如皋、东台置紫石县,年改今名

如东县:以地处古如皋县之东乡得名

启东市:年置启东县,以滨江临海,沙洲接涨无已,取启我东疆之义;《启东设治汇牍》:县名启东以外沙在江北大陆极东,沙洲接涨无已也

如皋市:据《太平寰宇记》:县西有如皋港(今秀水港),港侧有如皋村,故名;取《荀子·大略篇》望其圹皋如也之意;另说皋为沼泽,如为前望,意为前往沼泽

海门市:因地处长江入海之门户,故名;《明一统志》载:以僻在海隅,因名

连云港市

连云区:以境内连云港命名,港口因建于东西连岛与云台山之间得名

海州区:东魏武定七年()始称海州,因临海得名

赣榆区:以出土秦瓦有赣榆字样而得名;另有五种说法:以弇榆山音变而成;以古氏族名演变而成;赣为贡也,以榆木常入贡故名;子贡自琅琊赴吴时,在此有手植之榆,遂以赣榆命名;因产海盐得名;赣为古越语发语词;榆由余转音,《越绝书》云:越人谓盐曰余

东海县:以东边临海得名;另说因其东临黄海得名;年由海州改县

灌云县:年析东海县东境置县;因南带灌河,北枕云台山,取名首字命名

灌南县年由灌云县和涟水县析置,因地处灌河流域,县城位于灌云县之南,故名灌南;另说在灌河之南,故名

淮安市

淮安区:原县为级淮安市、楚州区,年1月改今名;淮安是吉祥语,祈求此地安澜无患,依淮安居;另说南宋韩世忠屯兵于此,如老熊当道,而淮东得以安寝,故名

淮阴区:以居淮水右岸故名;始皇二十四年(前)置县,因治于淮河南岸,取古语水之南为阴,故名

清江浦区:年10月,由清河区、清浦区合并,《清一统志》云:清江浦旧为沙河、乌沙河;宋转运使乔维岳开此,明永乐初,陈瑄重浚置闸并改今名

洪泽区:以洪泽湖命名;《大清一统志》云,洪泽湖旧名破釜塘,隋炀帝幸江都经此,久旱遇雨,故名

涟水县:隋开皇五年()因有涟河(涟水)而将淮浦县更名涟水县。南宋景定三年()升为安东州,后改安东县;年因与辽宁省安东同名而改名

盱眙县:因县治初设圣人山,登临其上,可以远眺,故取“张目为盱,举目为眙”即高瞻远瞩之意命名

金湖县:以境内水面宽广,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喻湖中出金而名;另有二说:因境内有汜光湖(津湖、精湖),以谐音得名;因有大金沟、小金沟,且因汜光湖湖面宽广,水产丰富,似取之不尽的金银之湖,因名

盐城市

亭湖区:因望海亭和大纵湖得名

盐都区:曾名叶挺县、盐城市郊区;年9月改今名,取与汉代古县盐渎同音,以盛产海盐得名

大丰区:因在东台县以北得名台北;年8月因与台北市同名而改名,取大丰盐垦公司中的大丰二字,另说以曾为大丰垦区得名

响水县:以驻地响水镇得名;据《响水县地名录》:响水镇原名响水口,因傍灌河,河床陡深,潮汐差大,每逢潮起潮落,跌水轰鸣,数里皆闻水响,故名

滨海县:年5月潮南县更名滨海县。因地处黄海之滨,故名

阜宁县:雍正九年()析置埠宁县,以“驻海边土埠,安宁无患”得名;宣统三年()改今名,取商货阜通,地方安宁、农业丰稔之意

射阳县:西汉惠帝三年(前)置县,因在射水之阳得名。年由盐城县、阜宁县析置.以县境主属射阳河流域得名;因射阳河得名,河因源出射阳湖得名

建湖县:年因与福建省建阳县同名,取建阳镇、湖垛镇首字改今名

东台市:市沿县名,县以东台镇为名;一说以该县地势较泰州高,又处于泰州之东,故名;另说以东台场为名,台指晒盐的场地

扬州市

广陵区:以扬州古名命名,意为广被丘陵,指当时大部分区域为丘陵

邗江区:因境内有战国时吴王夫差所开古邗沟而得名,又名邗江、邗溟沟、渠水、中渎水

江都区:以临大江,为一都之会,故名;另据《地理风俗记》载:江都县为一都之会,乃江淮的一大都会,因名

宝应县:原名安宜县,以县治临安宜溪得名;唐上元三年()县内获定国宝,而改元为宝应,县改今名

仪征市:北宋大中祥符六年()以此地铸成皇族宗祖金像,仪容逼真,升建安军为真州;政和七年()赐名仪真;清雍正元年(年)避胤祯讳改今名

高邮市:因秦置邮亭得名

镇江市

京口区:年以镇江古称改今名;东晋南朝时统称京口城,因此城凭山临江,地当江南运河入江之口,故名

润州区:年以镇江古称改名今;据《元和志》在:因城东有润浦口,因以名润州

丹徒区:曾名镇江县,年复名;《太平寰宇记》云:秦时望气者云,其地有天子气,始皇使赭衣徒三千人凿长坑败其势,故谷阳改丹徒

丹阳市:唐天宝元年()因境内有众多的赤杨树,赤与丹同义,杨与阳谐音,故名,后取丹凤朝阳之意定名;另说源自汉代丹阳郡名,因西有赭山,其山丹赤,因以为名

扬中市:年改太平厅改县,年因与安徽省太平县同名,以在扬子江中得名

句容市:以勾曲山(今茅山)山形似己字,勾曲而有所容,古勾与句通得名;另说为古吴语地名,勾为发语词,容为森林;另据《述异志》:“夫差有别馆在句容,楸梧成林,以吴王别馆梧宫得名,句系古越语中之发语词

泰州市

海陵区据:《大清一统志》卷六十七云:以其地傍海而高故曰海陵

高港区:以境内港口高港命名;原名朱家港,因高氏聚居得名

姜堰区:曾名泰县、姜堰市,因驻地姜堰镇得名;古名三水、罗塘,相传北宋末大水冲毁罗塘,姜姓率众筑堤堰御水,取名姜堰,镇以堰名

兴化市:据《名胜志》载:伪吴武义年中置今县,言将振兴其教化也;五代杨吴武义二年()析海陵地置兴化县,取兴盛教化之意

靖江市:以其地锁钥金陵,扼江海门户,故名;另据《江南通省舆图册说》载:以江海多警,故名

泰兴市:南唐昇元二年()析泰州置县,取随泰州兴起之意,寓国泰民安、五业兴旺;据明嘉靖《惟扬志》:泰兴之意莫详,意以自泰州分县而名

宿迁市

宿城区:因处宿迁市市区,故名

宿豫区:年由宿豫县改置,以古地名为名;因从原宿迁市析置得名;东晋义熙元年()置宿豫县,据《舆地广记》晋元帝督运军储,以为邸阁,因有宿预之名

沭阳县:以县治在沭水之阳而名;《元和郡县志》云:在沭水之阳,故以为名

泗阳县:曾名桃园县,年因与湖南省桃源县同名而改名;据《拟改各省重复县名呈文并批》:西汉为泗阳县,且泗水在县北,故名

泗洪县:取泗州和洪泽湖首字命名,泗州以泗水而得名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2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