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又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每逢母亲节前后,人们籍着节日氛围的互相感染,纷纷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然而,孝不仅是某一朝某一夕的体现,应该是时刻在心。
佛教素来对孝道极为重视,《佛说父母恩难报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佛说盂兰盆经》等都是佛门孝经。
遍览佛经,佛陀以孝道自行化他的行为十分常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中言,“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四重恩是指:父母恩、国王恩、众生恩、三宝恩。
佛教徒日常虔诚供奉佛祖,更是处处向佛陀学习,一样注重孝道。
亲缘血脉难以割舍,回忆起自己的母亲,法师们也是和世间每个人一样,带着满满的思念之情,祝愿之心。
今天,禅风君摘选了几位法师所写的追忆自己母亲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在法师们的文字中,感受法师们对母亲的情感。
星云大师怀念母亲
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11岁就在栖霞山寺礼志开上人披剃出家。然而即使出家了,后来去到台湾弘法,星云法师依旧念念不忘自己的生母,多次提及自己的母亲。
以下文章便是摘录自星云大师怀念母亲的文章。
年4月,是我十年来的第三次赴大陆探亲。从扬州来的兄弟,从广西来的姐姐,从上海来的表亲多人,都来到南京的雨花精舍,挤在母亲的床前。
母亲看到三、四十位子孙济济一堂,围绕在身边,沉思了一下,若有所感地说出一句:“满树桃花一棵根。”
这句话表面的喻义是说:儿女们虽然散居各处,但都来自同一个家庭;再深一层的意思,是希望子孙们做人处事都能够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注重根本,因为唯有根本稳固,才能枝叶繁茂,花开果成。
虽然母亲已经过世三年了,但每次想到“满树桃花一棵根”这句话时,仍带给我无限的追思与启示。
母亲一生中最欢喜的事便是为人排难解纷,但有些人却批评她多管闲事。但母亲常对我们说:“排难解纷是正事,不是闲事。”
母亲不但是左邻右舍口中慈祥恺悌的老奶奶,也是儿孙心中“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菩萨。
有一个晚上,孙子李俊、李正向一个叫卖豆花的小贩买了一些豆花回来吃,母亲知道了以后,感叹:“这么冷的天,还在外面卖豆花,一定很缺钱用。”说罢,立刻叫他们多拿些钱给那个卖豆花的人。
还有一年春节前夕,她为孙子李春来买了一双新鞋,但在回程的路上看到一个穷苦的人在寒冬中赤足行走,不禁心生悲愍,立即将家里的鞋子送给了对方。
眼见春来回家找不到新鞋,焦急万分,母亲在一旁说道:“找得到,是好兆;找不到,是佛光普照。”春来听到这句颇富禅机的话,念及奶奶一向乐善好施,知道鞋子一定是被送出去,所以穿着旧鞋,也过了一个愉快的好年。
像这些故事,都是母亲往生之后,儿孙们在谈话时透露出来的轶闻。
我在感动之余,经常思忖着:母亲的一生真如“桃花满树”,缤纷灿烂,馨香远播,令人怀念不已,这其中原因,正如她生前所说:“我不是在为自己做善事,就算我明天会死,我还是要继续行善积德。我之所以做善事,不过是想留一点因缘给别人罢了。”正因为这无相布施的点滴因缘,为她带来宽广的世界。
记得母亲经常引用自己的例子,告诉大家:“为人要存好心,给人欺负不要紧,你看,我经过北伐、抗战、文革,多少的磨难,多少的艰辛,还不是照样活到九十几岁?”
母亲能返璞归真,感悟到心存善念才是人间至真至美的“桃花源”,可以说是一个深具慧根,而又真正生活在幸福中的人。
如瑞法师怀念母亲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如瑞法师出家后,她的母亲也受到点化出家了。是以如瑞法师对母亲的情感不仅仅只是母女,更有佛弟子之间惺惺相惜的默契。
在如瑞法师的笔下,我们能感受到她与母亲不一样的缘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如瑞法师笔下的母亲。
今天是来自西方的节日——母亲节,我想已经洋为中用了。不管在哪个国土,还是哪里的人,大家都有母亲,因此,今天也就成了一个感恩日,专门来感恩母亲。
但遗憾的是我的母亲已往生多年了,仅能以博客来纪念她。
确实也应该感恩我的母亲,是她成就了我和大家在博客上见面的因缘,我想我的母亲在极乐净土会看着我们微笑的。
我的母亲极为普通,但我觉得她常做着一些不普通的事。上世纪50年代她18岁时,毅然决然走出闭塞的壶关大峡谷,只身来太原工作,这对当时一个山里姑娘来说,应该有着不小的压力。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一直梳着两根大辫子,特别喜欢看电影。她的工作是三班倒,有一次下了早班,拉上我就往电影院跑,等进了电影院,看到的是武松正在景阳冈打虎。
“文革”开始,母亲才把大辫子剪掉的。
我家和姑姑住的对门,亲如一家。姑姑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但母亲不信,是一位红根、红苗、带红花的先进工作者。我年出生,一直长到10岁还没有弟弟。母亲求子心切,一心想再要个弟弟。
姑姑告诉她说,只要你能念观世音菩萨,诵《普门品》,菩萨会满你的愿。母亲开始认真地念观世音菩萨,并背会了《普门品》。第二年,我11岁的时候有了大弟弟。这当然也是她得度的因缘了,并且她也成了一位非常虔诚的佛教徒。
我高中毕业,因为是长女,属于照顾对象,本可以留在城市工作,但我一定要当知识青年,到农村广阔天地里去锻炼。母亲不顾人们的反对,支持了我的选择,并说:好儿女志在四方,去走自己想走的路吧!
后来当了老师,又有继续深造的机会。我的母亲又劝我统统放下,随通愿老法师去出家,告诉我:出家无家处处家,出家无家为大家,无牵无挂去为众生服务吧!
我出家后的15年,母亲也出家了。她天天拜大乘经典,年年拜破一个拜垫,整整修行10年。于年腊月初一日早晨5点钟,自知时至,打坐在念佛声中往生,并且有清清的香气散发出来。
母亲火化后,烧出许多舍利,还有一块灵骨,很像一个人披着披风在打坐。
界诠法师怀念母亲
曾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省政协委员、莆田广化寺监院的界诠法师也写过一篇悼念母亲的文章。
界诠年幼家境贫寒,是母亲含辛茹苦养大他,才有了他日后与佛学的缘分。然法师的母亲离开得早,后每每忆起母亲,界诠法师均是深深的怀念之情。
下面我们便一起来阅读界诠法师所写的文章。
每当我闲着的时候,或者有好吃的好穿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想起我已去世多年的妈妈!
妈妈在那艰苦的山村,过着一生艰难的岁月。在那段漫长艰辛的日子里,母亲渐渐地苍老,为托起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她吃尽了苦头,受尽了委屈。母亲生病只是忧苦着脸,依然忙碌,默默无语。
家里太穷了,或许父亲为了建房,为了儿子们将来的婚姻,真是一分都舍不得花,母亲要一毛钱甚至一分钱都没有。母亲有时叹语:“人家做佣工的也有几块钱,我连一分钱都没有。”
在那极其匮乏的日子里,母亲吃素,只身一人在灶边吃着已经长毛的咸冬菜,一点油都没有。怕多烧柴草,不敢下锅再炒,生怕父亲责备。有时没菜,母亲脸上就是一丝愁苦和讪然,沉重得令人至今难忘。
冬天,那时冬天比现在冷得多,大伙身上只穿三件衣服,下身只穿一条单裤。我们兄弟姐妹冷得直发抖,母亲也是一样。我们还不停地呼唤“妈妈冷呀!妈妈冷呀!”母亲只有安慰着说:“等会儿太阳出来就好了,孩子!”
那时,母亲最大的快乐,或许也和我们一样,就是逢年过节。
因为那时她终于能给我们煮一顿好吃的饭菜了,或给我们添一件新的衣服,或一双鞋子。那衣服和鞋子都是母亲亲手做的。
可是令我永远难忘和永远难过的是,无论过年和过节,母亲自己没有添做一件衣服,再多好吃的东西,母亲没有上桌,要不吃点上顿剩下的冷饭,要不因被父亲责备而流泪,什么也没吃就算过年和过节了。
奶奶常看在眼里,落泪同情作罢。作为我,伤心不可言喻,每次想起,我都泪流满面。可怜的母亲,妈妈,儿子真的好想您!
昨夜我想妈妈,伤心了很久。自从母亲去世后,再也找不到那种暖心彻骨的母爱。
因为家里生活困苦,我和姐妹们来世间似乎是多余的,无论父亲还是哥哥都不喜欢我们。所以我在家里也特别胆怯。
唯有母亲的怜爱和呵护,使我才能成长。在每个日子里,我似乎离不开母亲。
当家里生活不济时,母亲会设法做一次豆腐,也只有我能帮她的忙。因为姐姐已经嫁人了,妹妹还小,我会帮她磨豆腐、烧水。
有时温度和石膏弄不准确,豆腐会凝固得很慢,我们母子俩会恐惧、焦虑万分,甚至跪地合十称念观音圣号,以祈不会误事,万一没了豆腐,妈妈会遭遇无尽的苛责。
母亲到晚景,身负重病,没能救治好,虽来到我身边,因当时忙于建庙,没有全部时间照顾关心母亲,有时没耐烦还大声相对,每次想起这些,我心里就有无限的愧疚和难过。
一切都来不及了,现在条件好,要什么有什么,可是母亲却不在了,又能如何呢?
如今我每次看见很老的妇人,就会想起母亲,她们如此健在,我的母亲却不能了!真羡慕那些能带着母亲到处旅游的人!如果若是有看见或听说对母亲不孝或忤逆的人,我都会感到深深的难过……
法师们对母亲的怀念无不令人动容,我们更应该在法师们身上有所启示,常怀孝心,感念母亲生养之恩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