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与威仪端庄的南京不同,“金陵”这两个字在舌尖上跃过时,扑面而来的,更多是六朝繁华,烟水迷离,咿呀弦歌,秦淮河的桨声灯影。
就在这座浸透了中国古典文化芳香的城市里,有山有寺,名为栖霞。
1/4千佛名蓝,三论祖庭
我们迈入栖霞寺山门时已过了正午,行走在园林山水之间,山川灵秀的气息之外,似乎还有一种历史积淀的厚重感动人心弦。
这座声名远扬的古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在那个“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年代,栖霞寺由于三论宗大师僧朗在此广弘法义,名著于一时,而成为三论宗祖庭。
三论宗所谓“三论”,指的是据其创宗的三部经典:印度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以及提婆的《百论》。三论宗最初由著名僧人鸠摩罗什传入中国,又经由僧朗和其弟子在江南弘扬开来,在隋唐时期曾经盛极一时,随即衰微,并入天台宗。
说到栖霞寺建寺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及一个大多数人都不熟悉的名字:明僧绍。
明僧绍是一位隐士,在南齐年间隐居于栖霞山中,几经征召不出,唯独与山中一位名叫法度的僧人交情甚好。
明僧绍去世时,便舍宅为寺,请法度居住寺中,这就是栖霞寺初建之缘。
其后,隋文帝钦命栖霞寺修建舍利宝塔,唐高祖又对栖霞寺进行扩建,更名“功德寺”,此时的栖霞寺,与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当阳玉泉寺、山东长清灵岩寺并称为“四大丛林”,其繁荣兴盛、地位尊崇可见一斑。
明僧绍的后代明崇俨,特地为先祖向当时的皇帝——唐高宗李治求了一块御碑,竖立在栖霞寺山门前,就是如今和南唐舍利塔一同身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的《明征君碑》。
我们见到这块碑时,围绕着它已经建起了一座小亭子,四面有木头栅栏作为保护。
师父特地停下脚步,让我们有机会仔细观摩它的真容。
据传,正面的碑文是由皇帝李治亲自起草,书法家高正臣誊写的。在石碑的背面,则只书写了“栖霞”两个大字,是高宗亲笔所书。
“碑文虽然古老,但跟这块石碑比起来就不算什么了,这是一块有两亿年历史的石头。”
师父的话让我们大为震惊,听了解释才明白,原来这块石碑本身就是一块2.8亿年的生物化石,在文物价值之外,更有着无可替代的地质学价值。
中唐以后,三论宗虽然在国内衰微,却经由文化交流传至日本,成为日本佛教发展最早的一派,传续至今。栖霞寺作为三论宗祖庭,也是中日佛教友好交流的见证。
现如今的栖霞寺,有佛学院培养着年轻的佛教人才,更设有三论宗研究所,法脉传续,来日可期。
2/4千古文人名迹,尽书栖霞精魂
沿着千佛岩登上后山,佛窟之间,可见历经岁月磨洗后依然为数众多的文人题刻。
事实上,从六朝到民国,无数著名诗人、文人乃至帝王曾经登上这座钟灵天下之秀的栖霞山,访幽寻隐,怀古记游。
其中对栖霞寺最有执念的,莫过于南朝诗人江总了。他一生数度入山,流传下近十首游栖霞寺诗,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摄山栖霞寺碑铭》。韦应物甚至曾写诗称:“若到栖霞寺,先看江总碑。”
自江总而后为这座古刹留下诗作的文人,唐有李白、刘长卿、顾况、皮日休,宋有王安石、范成大、刘克庄,明清易代之际的遗民诗人顾炎武也曾来到栖霞山,品尝这座山中用历史风霜与隐逸禅理酝酿而成的一壶苦酒:
“征君旧宅此山中,山馆晨颜往迹空。药径春添千峰雨,松崖夜起六朝风。……”
清代戏曲家孔尚任,为了《桃花扇》的写作,也曾来到栖霞山搜寻素材,才有了“溅血点做桃花扇,比着枝头分外鲜”的绝唱。而女主人公李香君的香魂,也掩埋在“三山两涧”的桃花涧中。
不得不提的是,栖霞山除却佛教文化外,更有着历史悠久的茶文化传统。
茶圣陆羽曾经多次入山采茶,他的朋友皇甫冉就曾为此作诗一首,名为《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3/4从秦皇到乾隆,帝王多爱栖霞
与古都金陵命运相同,栖霞寺也曾受到许多帝王的另眼相待。
据《史记》载,秦始皇东巡曾经登临栖霞山,俯瞰大一统的九州四海,这是栖霞山与帝王结缘的最早记录。
南朝以南京为都城,宋、齐、梁、陈四代间,佛教兴盛。极力弘佛的梁武帝、梁元帝都曾在栖霞寺留下自己的墨宝。
继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高宗李治之后,明太祖朱元璋也曾重修栖霞寺,但这一切都比不过乾隆这位热爱巡游的皇帝。
乾隆南巡,五上栖霞寺,特地在山中修建了一座帝王行宫。山中的彩虹明镜湖,就是由乾隆所赐名。除此之外,他还为栖霞山写了首诗,50多幅匾联,赞美栖霞山为“金陵诸山之冠”。
直到今天,透过复原的建筑,我们仿佛仍能触摸到康乾盛世时那些奢华的痕迹。
然而晚清末年时局动乱,不论皇家行宫还是千年古刹,皆毁于太平天国掀起的战火。
4/4乱世泰山崩时,济世大悲风骨
如果说此前的栖霞寺,我们看到的只是历史的堆叠,文化的积淀,尊荣加身之时的风光,那么在民国这段剧烈动荡的历史中,才能看出佛家真正的大慈大悲,救世之行。
清末民初的高僧宗仰法师,以僧人之身,为国家、为社会倾力奔走,帮助孙中山完成辛亥革命的义举后,决然归隐山林,途经南京,来到当时荒废已久的栖霞寺拜访。
这里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据说宗仰法师到来时,栖霞寺仅仅剩下一位名叫法意的僧人。他一见宗仰法师,就连忙对他行礼说:“我昨夜梦到菩萨指示,说本寺复兴的时候就要到了,很快就会有一位大德高僧来到这里,重建栖霞寺。我一见到您,就知道菩萨说的就是您了。”
宗仰法师就此停下脚步,担任栖霞寺住持。经过宗仰、若舜两任住持的振兴,民国时期的栖霞寺,再次广开山门,为德、英、法、意等七国弟子开坛受戒。
年,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期间,栖霞寺在寺内设立难民收容所,僧人们日食两餐,把全寺的粮食都拿出来给寺内收容的无辜国民吃饭。
寂然法师更书写了抗议书,控诉侵略者的罪恶,通过国际力量制止暴行。
这一年,栖霞寺收容所在侵略者的屠刀之下,保全了三万多人的性命。
栖霞寺僧人挺身而出,救世济民的担当,闪耀着佛教救度众生于苦海的慈悲之光。原来,真正的大慈大悲,不只可以是深沉如海,智慧包容,还可以是风雨飘摇中挺立不倒、铮铮有声。
或许这,才是这座古寺几经毁坏却终能再度兴盛的缘由,是它传承下来的根本,也是最直指本质的传承。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
如果说南京这座城的兴衰向来与中华文明的命脉牢牢牵系,那么栖霞寺所肩负的宠辱,就是南京城变迁的集中表征。
如今我们见到的景象,已是它70年代以来修整重建之后的模样。
寺中师父对此却表现得很是淡然。在他们看来,这些战火或是历史上的毁佛事件,作为“法难”,并不只是佛教、佛教徒的损失,而是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损失。
而那些一朝一代的兴衰正如风云,流散之后又汇聚,留下一块石碑、一座寺院、一片城池,给后人用作凭吊怀古之想。
人力之极相比自然,正如石碑上的文字,何其渺小,又何其灿烂辉煌呢。
参考文献:
1.刘新羽.栖霞山文学研究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
2.程章灿.诗歌与栖霞山[J].古典文学知识,(05):52-61.
3.陶德臣.陆羽栖霞山采茶活动、影响与茶文化遗产开发[J].贵州茶叶,,46(02):38-42.
4.百度文库《栖霞寺历史文化述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