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浓栖霞道
年岁渐长,在家喜卧看古史,在外喜慢走古道。
去年十月初一,随李君、陈君、徐君、邵女士、夫人等一干山友驱车两小时直奔栖霞坑古道。
虽已立冬一周,但还是深秋天气,白云缥缈、丹枫正艳。
古村静默
古村自东而西源溪而建。村口就横卧着一座明清时所建的单孔拱桥“长寿桥”,桥体全由溪床岩石搭建而成,桥面铺就鹅卵石,桥墩则老藤缠绕,与周围环境浑然一境,充满了古意和野趣。临桥有一“长安庵”,曾为学堂,站在桥上可见一幢老屋,名叫“润庄”,当地人叫“洽成昌门”,约建于年前后,布局精巧、古旧朴素。据说,村中原本还有一座明朝古宅,名叫“云蒸”,建筑工艺还要精湛,可惜被一场大火化成了废墟,仅存的门楣雕刻精美,上书诗句“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可见昔日盛景。想来这样规模的建筑必属于商贾巨富或朝廷大员,不知是何因让他们定居栖霞坑?在几百年的世事变幻中又发生了多少故事?古村不语,唯有后人自味。
沿溪而上,两侧依次是式谷堂、显应庙、长安廊桥等古建筑。“式谷堂”,建于年,一半已塌,是早年同盟会成员王恩博的祖堂,现存木壁上的中举喜报依稀可见“光绪甲辰年会试第二百七十六名进士”字样,见证王家曾经是书香门第和官宦人家。厅内则有奉化光绪进士孙锵题写的“式谷堂碑记”,五马三墙下残存的精致雕刻,以及门楣上“源远流长”、“世袭槐荫”等字和八仙过海壁画,尽显厚重的岁月沧桑。“显应庙”为清初建筑,是全村王、周、何、孙四姓的宗庙。内有戏台、大殿等,戏台在天井中心,后场与门廊相连,左右各三间看戏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栩栩如生,庙内有柱联“万年宗社属神灵,千载威名崇祀典”、“保一方万民安宁,护千处风调雨顺”等,赏善罚恶”大匾以及落款为雍正乙卯年的“德媲甘棠”等大字高高悬挂。想曾经这里也是笙歌连连,喝彩不断。庙斜对面是建于清同治初年的“长安廊桥”,桥名被茂密的古樟树掩映,樟木香淡雅幽发,桥上建有木廊,桥面由鹅卵石铺成,已被行人的脚步磨得光滑透亮,岁月痕迹,光阴语言。
再往前行便见“王氏宗祠”,也叫“敬承堂”,这便是王羲之后裔王氏祖堂。前后两进、四合院式,采用青砖、青石、榧木作为主要材料,造型古朴典雅。柱头雕龙绘凤,月梁上刻着双龙戏珠图。有宗谱《题栖霞王氏》为证:“明代巨族称王氏,繁衍徙居栖霞里,山川灵秀钟多贤,风俗敦丽能说礼。”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百年旺族,斯事已去,唯有一屋风尘静静地诉说着小村的前世今生。
古道寂寥
顺着村中筠溪再走几十步,便有一单孔石砌古桥守护村西口,名曰“永济桥”,建于清朝乾隆初年。走过永济桥便算是踏上了栖霞坑村千年古道。远望古道深处,群山环抱、峡谷幽长、翠竹摇曳、古木参天。
栖霞坑古道全长约5公里,时长2小时,尽头就是余姚唐田村。曾是四明山区人去宁波、奉化贩卖山货的重要通道,也是以前新昌、嵊州通往奉化、宁海的唐诗之路,是浙江十大古道之一,可谓是浙东唐诗之路上的小家碧玉。所谓浙东的唐诗之路,就是从古城绍兴镜湖向南经余姚曹娥江,入浙东四明山,再经天姥山,最后至天台山石梁飞瀑,全长约公里。李白、杜甫、刘禹锡、孟郊、陆龟蒙、元稹……多位诗人曾溯剡溪而上,登四明山,沿途饱览山光水色、草长莺飞、竹林清幽的美景,留下了《早望海霞边》《送萧炼师入四明山》《云南》等千古绝唱。
心有所念,脚已所动。我们人手一套登山衣、一双登山鞋、一根登山杖,装备停当后,在永济桥稍作回望,就沿筠溪古道拾级而上。古道曲径通幽,百步不见头,上有山风习习拂面、下有溪水潺潺相伴,两旁是大大小小的松果摇曳,偶有可爱的小松鼠一跃而过,时不时给人一惊一喜,欢叫声传遍了整条古道。所谓古道,因是古人走出来的山间小路,所以定有旧石板铺砌,甚或直接泥石相间,稍稍高低不平,但因有松针亦或陈叶铺道,所以一路踩踏,便不觉坚硬死板,反而很是柔软贴心,不似现在的景观道,一路平坦、铮亮刺眼,毫无韵味。
约一小时后,转至一山坡,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火红的枫林在暖阳的铺洒下,敞亮了整个山坡,间有几株青枫点缀,绘尽色彩斑斓的秋意,壮丽之极。特别是几株老枫火红欲燃,一下子驱散了我们的疲惫感,忍不住对空长啸“江山如此多娇,生活真的美好”。这只是一个点,据说栖霞坑古道沿途有红枫0余亩,漫山遍野、好不热闹。“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真可谓一叶醉人,一叶知秋。于是同行不论男女,都不约而同,驻足呼吸、摆姿美拍,意欲定格住这撩魂的秋色。当然谁都知道最最留不住的总是这些岁月的美好。
午间,在几经上坡、下坡、直道、弯道的走走停停中,古道延伸到了蓝蓝的天边,再穿越一片老绿色的茶园后,我们终于疾足而下,踏上了余姚唐田村的地界。一位小饭馆的土老板已经在乐呵呵地迎接我们了。摸着咕咕叫的肚子,我还是忍不住轻吟起了余姚人黄宗羲写栖霞岭古道的《云南》:“南行云过尽,始见有人家。名里今如故,遗风昔不差。僧留人外偈,桃发自然花。盘谷无嫌小,山将出路遮。”小酒下肚,体力倍增,于是又跟随大部队另辟山径,再两小时重返栖霞坑古村。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古村古道,终究已不是那代那朝。汽车启动,徐徐回望青砖黛瓦、安静有序的山民古村,远眺“连峰数十里,修竹带平津”的古道风光,沿着筠溪,我们终于穿越百年,又回到了吆五喝六的现实。
日暮下,只有千年古道重归寂寥,也许这才是它的灵魂。
.7.1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