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的好不 https://m-mip.39.net/man/mipso_7157873.html
白癜风治的好不 https://m-mip.39.net/man/mipso_7157873.html

从栖霞市区出发,沿着迎宾路、省道一路向南,过了杨础镇驻地之后继续向前走,在临近栖霞莱阳分界线时向西拐,就可以来一个名叫“解家沟”的村庄。

解家沟虽然村名带有一个“解”字,但现在村里却并无解姓,而是以杨、郝、张等姓居多。根据栖霞地名资料记载,村庄的确是由解姓建立,但后来杨姓从杨家圈迁来,逐渐发展成为大姓,而解姓徙绝之后,村名并没有更改。

在历史上,解家沟村的杨姓曾经走出一位“大善人”,他的名字叫做杨文信。

通常来说,想要做善事,首先自己要富裕才行。但根据记载,杨文信“家仅中资”,也就是说他的家产只是中等水平。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仍乐善好施,因此备受称赞,在县志中留名。

栖霞县志载,嘉庆十七年春大馑,饿殍遍野。此次饥荒,在《清史稿》中也可以找到记录,“十七年春,登州府属大饥”,也就是说,当时不仅是栖霞有饥民,登州府下辖的半岛东部,普遍出现灾情。

在这种背景下,杨文信做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举动,他从自己家里拿出粮食,在解家沟村的庙里设置粥场,赈济灾民。

类似的场景,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和《天下粮仓》的朋友应该都有印象。只不过电视剧当中的粥场,大多是由官府设立在城郊或者大的镇上,而普通村落难以古籍。

解家沟村地处栖霞莱阳分界处,距离栖霞县城和莱阳县城都很久,饥民到官府粥场就赈并不方便,而杨文信在此设立粥场,让分界处两边的人们方便了不少,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每天前来解家沟吃粥的灾民,数以百计。

虽然吃粥比正常吃饭的量要少,但即便以一人一天三两(按现代两的标准)米计算,百人吃一天也需要三十斤米,十天的话就是三百斤,一个月就将近千斤,对于一个中等水平的农户来说,的确不算轻松。

可杨文信不但坚持了下来,每天早上还要在村里转一圈,看到谁家断炊,就赶紧让儿子送粮上门。村内村外,一场饥荒下来,杨文信也救活了不少人。

行善积德,是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在胶东历史上,也有不少在灾荒之年捐粮的人,他们很多都得到了朝廷的褒奖,赐匾赐官。但从栖霞县志的记载来看,杨文信属于看淡名利之人,他属于自发做好事,并没有什么回报。实际上,这样的人,更令人敬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