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向东老师是知名作家,他成名很早,在年的时候就因军旅小说《吹满风的山谷》获得了中国文学最高奖“鲁迅文学奖”。
翌年,中篇小说《初三初四看月亮》荣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之后又连续获得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小说月报百花奖”,以及第九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等等,被文坛称为获奖专业户。
衣向东老师还是一个著名编剧,他创作的影视作品有《我们的连队》《低头不见抬头见》《将军日记》《好人大冯》《火影雄兵》等十几部。他根据自己的长篇小说《牟氏庄园》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影视圈很有影响。
《我们的连队》剧照衣向东老师书法在圈子里也颇有名气,近些年经常“跨界”参加书画活动。问他为什么喜欢书法,他说,其实写字是文人的基本功课,在电脑代替书写的时代,写字依旧是文人应该具有的一种文化素质。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文人留下的传世墨宝,文人和书法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有一次,我去西安乾陵,站在郭沫若先生题写的‘乾陵’石碑前,看得如痴如醉。郭老的字厚实而秀美,每一笔都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当时心里就赞叹,这才是文人呀!“
家乡的熏染“蓬莱南境是栖霞,近水依山数百家。风俗若能存古意,武陵谁去觅桃花。”元代诗人王君实的《过栖霞》,写的就是衣向东老师的家乡。
栖霞,隶属山东烟台,地处胶东半岛,是传说中彩霞仙子的栖居之地,以“日晓辄有丹霞流宕,照耀城头,霞光万道”而得县名。据史料记载,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丘处机就出生在栖霞,北方最大的地主庄园《牟氏庄园》也在栖霞。
同时,栖霞还是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授予的“中国文学之乡”,从那片土地上走出了一大批作家。故乡的历史古迹、山水名胜和风土人情,为他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细胞。
栖霞衣老师说:“我的书法其实是从春联开始的。”
六七十年代,农村非常贫穷,许多家庭春节时不能给孩子买一身新衣服,甚至不能让孩子饱餐一顿肉食,但无论如何也要在院子的大门上贴一副春联。按照当地的风俗,只有当年办过丧事的人家,春节才可以不贴春联。
衣向东老师的父亲在村子里教书,会写毛笔字,每年放寒假后,邻居们总会买上红纸请父亲帮忙写一副春联。父亲就在一间教室内写春联,因为天气寒冷,需要把火炉子烧得很旺,写好的春联整齐地摆放在课桌上,慢慢晾干。父亲写春联的时候,衣向东就在一边看,有时候也学着父亲的样子,用毛笔在报纸上写,竟然写得有模有样。
衣向东老师作品有一年寒假,父亲因为有事情,有几副春联没时间写,就把毛笔交给衣向东,让他去完成这个任务。“当时我很兴奋,提起毛笔学着父亲的样子写起来。但感觉很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很费力,弄的一滩滩黑墨像狗屎。
好在邻居们并不在意写什么内容、字体好坏,只要在红纸上划拉几个黑字就行了。我写的那几副对联虽然不好,但都贴在了邻居门上,我偷偷去看了好几次。那算是我第一次的书法作品吧。”
父亲或许是故意锻炼他,后来每年春节的对联,都交给他来写。邻居们谁都没有想到,就是这个拿着毛笔歪歪扭扭给他们写春联的孩子,后来成为中国文坛上的实力派作家。
兵营的锤炼年,18岁的衣向东当兵来到北京,因为写字不错,当了连队的文书,负责连队写写画画的任务,出版报、写标语、布展连队俱乐部。他说:“那时候俱乐部里的宣传墙,都是一块块木制展板拼接起来的,无法用墨写字,都是用毛笔蘸着广告色或者广告漆写上去的,很费力气,很锻炼悬腕书写的能力。”
当了一年文书后,他被调到团部招待所当了招待员,有了大块的时间看书写字。也就是这段时间内,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看书累了,就写字。最初在报纸上写,报纸不够用了,就端着一碗水,在招待所的楼梯上写,招待所有五层楼,他从一楼的水泥楼梯写到五楼,每天重复三五次。
衣向东老师作品再后来,他在团部当报道员,开始发表“豆腐块”大的文章慢慢地开始走上了写作的道路。年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年底调入武警总部《橄榄绿》杂志社做编辑工作,也迎来了他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
这一时期,他的多部军旅小说获奖,为他奠定了文坛一线作家的地位,成为90年代末军旅中短篇小说的领头羊。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柳建伟曾经说:“一个作家能向世人呈现出一副个性鲜明的文学面孔,已算上一个成功的作家了,而衣向东却至少呈现出三副文学面孔。
第一,是以九十年代军旅小说创作领头羊的身份,成为优秀的描画中国现实军营生活的军旅作家,贡献出一张独特的军旅文学面孔;第二,是他用一部致敬《红楼梦》的家族小说体长篇小说《牟氏庄园》,成为中国二十一世纪中国家族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获得了一张辨识度很高的乡土作家的面孔;第三,他创作的系列长篇儿童文学《李多多与小布丁》《奔跑的豆豆》《朱小强的储钱罐》《透明的金鱼缸》,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为他赢得了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的面孔。”
《牟氏庄园》截图其实,衣向东老师还有一副面孔:编剧。著名演员袁立饰演他的电视剧《牟氏庄园》后,曾在多个场合说,这是她演过的最好的角色。
由于繁重的创作任务,衣向东老师很多年没有温习书法。年,由于身体原因,衣向东老师终止了写作,搬迁到昌平山里的一栋别墅内,几乎与世隔绝。大多数的时间就是侍弄花草,小院里栽种了紫荆、红枫、紫薇、西湖海棠、龙珠碧桃,还有月季、玫瑰、牡丹、芍药等50多种花草树木,还有从山上挖来的不知名的野花,也娇艳地绽放着,小院内姹紫嫣红,宛若桃源仙境。屋后菜园里,种了扁豆、韭菜、辣椒、西红柿、茄子、香菜、生菜等数十种应季蔬菜,一派田园风光。
“劳动之后就是读书,读烦了就写字,写字烦了就发呆。”衣向东老师说。
这种时光一呆就是7年,这期间衣向东老师迷上了书法,而且颇有心得,不少书法作品被报刊杂志刊登。他说,我写字不是为了卖钱,就是一种打发孤独的方式。衣向东老师在他的文章里写道:“孤独是作家抵达彼岸的方舟。
对于作家来说,想进入文字的最高境界,就必须学会与孤独拥抱,并陪伴终生。孤独可以让作家剔除泛滥的泡沫,留下纯正的痛苦;孤独可以让作家屏蔽尘世间的喧嚣,留下华贵的从容,打磨一个个漂亮的文字;孤独可以让作家拂去心灵的污浊,留下悲悯的善良,感悟人世间的大美;孤独还可以让作家打通历史的隧道,与远古哲人对话,与天地融为一体。”
自我的悟性艺术是相通的,这一点在衣向东老师身上体现的特别明显。他说,会写字的人很多,但写好就需要悟性了。文人写字跟书法家不同,书法家更多追求的是字的章法,文人追求的是字的神韵。
看一个人的书法,很容易看到与他文化底蕴相辅相成的信息,以及他性格中柔软和坚硬。“文人字,无所谓好坏,重要的是能够把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字表现出来,形成自己的写字风格”衣老师如是说。
这两年,衣向东老师慢慢从封闭的状态走出来,开始写作,也开始“跨界”参加一些书画活动。他喜欢观摩书法大家运笔的方式,从中悟出书法的境界。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看到一幅好字,他会立即拍照存在手机里,经常翻阅“默读”,取其神韵。
衣向东老师不仅喜欢书法,也喜欢水墨画。他给老乡、著名画家苗再新写过一篇美评《用文学解读国画》,深得苗再新赞赏。他给著名画家赵梦君的画展写序言:有人说过,画家画来画去,到最后都是在画自己。从梦君的画中,我感受颇深。他创作最多的是鸭子,一塘荷花、十几只鸭子,或悠闲戏水,或扑棱棱乱作一团。泼墨渲染,画风张扬。这种池塘,这种鸭子,这种场景,在我小的时候是经常见到的。
梦君的荷塘雅趣图,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让我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我能从他的笔墨中,闻到荷塘泥土和水草的气息。我和梦君,都是在栖霞山村长大,都曾经在紫泥塘里打滚翻浪,把那些鸭子追赶的四处惊逃。当然,也都在夏天的夜晚,躺在满天繁星下,幻想一些遥不可及的事情,编织自己的梦。梦君所作的荷塘雅趣图,其实很像我们童年扑朔迷离的梦。
对于衣向东老师的评论,赵梦君承认“这是对我画作评论最准确的文字,因为他读懂了我的画”。
其实,这就是悟性。对于书法,衣向东老师有自己的见解,他说:书无定法,笔随心动。情之所到,墨香四溢。
著名画家、书法家苗再新评价衣向东老师的书法说,“灵动而秀美,洒脱而率真,透出文人的筋骨和文化的内涵,非常可贵。”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衣向东老师在书法的追求上和他的文章一样,始终以一种昂扬饱满的情怀抒写着他生活的时代。
衣向东老师简介
■小说家、编剧、北京联合大学艺术总监。
■小说曾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第二届老舍文学奖、第二届北京市政府奖、第十届至第十四届《小说月报》百花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牟式庄园》《站起来说话》《向日葵》等6部。中短篇小说集《就告诉你一个人》《过滤的阳光》《爱情西街》《跟着阳光走》等10部。写作之余,研习书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