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宁镇扬一体化”跃上时代风口——7月4日,宁镇扬党政联席会召开,共谋“宁镇扬一体化”发展大计。“宁镇扬一体化”是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思想的具体举措,也是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7月31日,镇江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召开,市委书记马明龙给镇江城市重新定位——“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紧抓宁镇扬“小三角”,对接长三角“大三角”,确立了全市域“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即以中部协同发展区为主体,打造东翼产业协同发展区和西翼创新协同发展区,这无疑将进一步加快镇江“跑起来”的步伐。“宁镇扬一体化”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携手共进,得天之时,地之利,人之和。天时者,“一带一路”正向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酣——“长三角一体化”风头正劲……“宁镇扬一体化”可谓顺势而为。地利者,宁、镇、扬毗邻而居,总地域1、6万平方公里,人口万,年GDP达2、4万亿元,人均超过2万美元。“宁镇扬一体化”,就是旨在解好1+1+1〉3这道不等式。人和者,宁、镇、扬三地同心,其利断金,所谓“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身为“宁镇扬一体化”一极的镇江如何作为,即日起,中江网将推出“宁镇扬一体化·解好1+1+1〉3不等式”系列报道,从产业协同、环境治理、创新合作、交通体系等方面,解读镇江如何加大对接力度,深化合作,凝聚发展合力,解好1+1+1〉3不等式。助力南京省域首位度提升镇江市域首位度宁镇共建G产业创新走廊呼之欲出首位度,某种层面上,反映一座城市的影响力、向心力。作为省会城市的南京,和作为苏南板块的镇江,各自省域、市域首位度多少显得有些“尴尬”。说南京“尴尬”,GDP被苏州超越;说镇江“尴尬”,下辖的三个县级市“各居一隅”。“这种‘尴尬’,在长三角一体化和宁镇扬一体化大发展背景下,将得到有效消解。”7月28日,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殷国兴说,7月4日宁镇扬党政联席会议签署了五项合作协议,其中《共建G产业创新走廊框架协议》中规划的“宁镇共建G产业创新走廊”呼之欲出,不仅有助于南京提升省域首位度,也有利于镇江提升市域首位度。宁镇快速通道据了解,规划中的宁镇段快速通道,是宁镇一体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主要沿老路拓宽,东起镇江戴家门、西至宁镇界,经句容宝华、下蜀、丹徒高资及镇江高新区,线路全长约35km,主线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辅道采用城市道路标准。项目建成后,对强化镇江与南京的快速交通衔接,保障国道畅通,构建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提升镇江西部的对外交通条件,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综合开发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按照计划,项目年内将启动建设。规划中的宁镇段快速通道最大亮点是,全程无平交路口。殷国兴说,因为没有平交路口,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快速”交通,“改造通车后,可将现在的38分钟车程,缩短至22分钟。”产业创新走廊共建G产业创新走廊,对镇江产业布局、产业强市尤为重要。“目前,镇江的产业布局总体上呈现‘东强西弱’。”殷国兴解读,从镇江当前产业布局实际看,东南的丹阳、扬中呈现产业“金三角”,而西部则相对较弱。“G产业创新走廊,将消弭镇江产业布局‘东强西弱’的态势。”根据《共建G产业创新走廊框架协议》,依托G等复合型交通通道,集中整合沿线两侧优质创新资源,打造核心战略创新平台,带动周边创新节点,形成空间联结、产业联动、功能贯穿的国家重要创新枢纽,打造一流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开放共享、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带。G产业创新走廊,西至仙林科教城,东至镇江高新区,北至长江岸线,南至宁镇山脉,长度约50公里。根据创新资源分布、主体类型、发展阶段等现状条件,统筹构建“一心、双带”的创新发展空间格局。“一心”:全力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紫东地区仙林科教城—麒麟科技城为主、镇江高校园区为辅,共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科技创新动力源以及科技成果转化辐射源,推动区域创新发展格局由西向东、由北向南沿走廊梯次拓展。“双带”:根据G宁镇段沿线跨界地区的建设基础和发展条件,按不同功能层次将其划分为沿江产业转型发展带、临山创业创新发展带,差别引导发展。依托南京经开区、下蜀临港工业园、丹徒开发区、镇江高新区,打造沿江产业转型发展带;以麒麟科创园、栖霞山文旅科创领航区、宝华镇西、下蜀(临山片)、韦岗片区以及镇江高校园区等构成的产学研创新空间和开放式创业空间,打造临山创业创新发展带。放大人才优势宁镇共建G产业创新走廊,还将放大这里集聚的人才优势。优势之一,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充分发挥仙林科教城原始创新优势,充分利用麒麟科技城“中科系”“总部系”和“名校系”创新资源,联合镇江高校园区,共同开展前沿性重大科学研究和自主可控及“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共同完善技术创新链,建设全国研发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共建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共建G产业创新走廊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联合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优势之二,共建科创载体平台。瞄准一流科技前沿和产业制高点,联合共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和省级孵化器及众创空间。依托麒麟科创园、栖霞山文旅科创领航区、宝华镇西、下蜀(临山片)以及镇江高校园区等载体,加快发展“互联网+”创业网络体系,建设一批开放式的创业创新基地和社区。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和龙头企业建立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联合体,申报建设省级企业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推动技术交易市场互联互通。推进区域内创新券通用通兑。推动自主创新产品采购通买通补。(黄伟平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144.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