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嫡系第一军在北伐中最严重的挫败,其实发生在南昌城下,也就是黄埔一期团长孙元良差点被枪毙的牛行那一战。所以北伐军与“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的决战,第一次是在南昌见了分晓,最终黄埔系和桂系两军合力,经过反攻在江西打垮了孙传芳的野战基本力量,南昌既克,易攻难守的南京也就朝不保夕了。

(北伐时期的白崇禧)

当北伐军兵临金陵城下炮轰雨花台之际,孙传芳便知道自己的老巢守不住了,率残部渡江北逃。江淮以北的重镇,当然就是徐州,这里仍然是孙传芳的地盘,两年前山东张宗昌曾经试图染指徐蚌,结果被孙传芳大败于蚌埠(在此战中,他杀掉了被俘的直鲁联军第2军军长施从滨,给自己的棺材盖上埋下了一颗钉子)。

孙传芳在徐州哭天抹泪收容兵马,满脑子念念不忘收复六朝古都金陵,作为直系军阀的旁支(北洋陆军第2师系统),北伐战争打响之前他一度拥兵20万人,现在能够拢起来的残部,杂七杂八只剩几万人左右。而北伐军当然要一鼓作气过江追杀孙传芳,第一军和第七军在白崇禧指挥下再败孙军占领徐州,孙大帅只好继续向鲁南逃窜。

(孙传芳)

然而此时已是年春,上海的“四一二”和老蒋与汪精卫的“宁汉对立”,都使国民革命军内部忙于争权夺利,武汉方面的唐生智叫嚣东征讨蒋,桂系第七军不得不紧急回防南京。孙传芳趁机重整旗鼓并在张宗昌的支持下反扑,黄埔系部队作战失利,老蒋不仅丢了徐州,还被桂系一顿白眼,其第一次下野与这次兵败也大有关系。

年8月13日,老蒋在桂系的逼宫与何应钦的暧昧态度之下,第一次宣布下野,黄埔系军队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南京军委会由李宗仁、何应钦和白崇禧把持,遂命令所有部队撤回江南,孙传芳所部跟踪追至江北,先头旅进至浦口,与北伐军隔江对峙。所以正是国民政府的内讧,才使孙传芳得以喘息,当然更企图趁乱夺回南京。

(北伐时期的he)

年8月26日,孙传芳纠集全部力量11个师又5个旅约多人马,分两路趁大雾偷渡长江反攻南京,北伐军与孙传芳部队的第二次大决战爆发。此时南京卫戍部队以桂系的第七军和第十九军为主,黄埔系的刘峙第一军的各师分布在沪宁线上各要点,其主力第1师正调往杭州驻防,加之缺乏统一的指挥,因此北伐军被孙传芳打了个措手不及,沪宁线上的龙潭车站失守,交通亦告断绝。

南京城里只有李宗仁在尽力支撑,而何应钦都准备跑路了,形势一度非常危急。如果让孙传芳反攻得手,这个南京政府恐怕也就寿终正寝了,孙传芳眼见大功即将告成,亲自渡江至龙潭水泥厂督战。在孙传芳的指挥下,直军东西两路攻势均很猛烈,东路战场的北伐军首先有力不能支之势,第一军的刘峙第2师、卫立煌第14师纷纷后撤。

(白崇禧)

关键时刻,从上海办饷归来的白崇禧到达无锡,即以车站电话调动第1军各部增援,计有陈诚第21师、顾祝同第3师等部,有力遏制了孙传芳直军的东线攻势,至8月29日午后,紧急从杭州方向赶回来的胡宗南第1师(代理师长)先头部队两个团抵达战场,形势遂急转直下,孙传芳东路部队终于被击溃,第一军各部开始向南京城西迂回增援。

西线战场打得也非常艰苦,在直军的猛烈攻击下,栖霞山几次易手,夏威的第七军伤亡极其惨重,但总算还是撑了下来,随着东线第一军的援兵到达,战局开始逆转。此前态度不甚明朗的海军(大多是北洋海军倒戈而来的)也开始认真封锁江面,得不到弹药物资补给的直军终于全线崩溃,孙传芳见势已不可为,率少数亲信乘小火轮渡江北逃,而绝大部分直军无路可逃,最后缴械投降。

(第1师代理师长胡宗南)

这就是北伐历史上著名的“龙潭大捷”,实际上这次战役才真正奠定了南京政府的基础。龙潭一役,孙传芳输光了所有的军事本钱,再也无力东山再起,此时吴佩孚也已经被打垮,除了出洋,诺大中国,他还能投奔谁呢?当然只有势力还在的奉系军阀张作霖,由于武汉和南京两个政权还没有形成合力,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仍然在张作霖及其依附奉系的张宗昌控制之下。

尽管直奉两军之间也曾经兵戎相见,但是在北伐军面前,他们的利益和立场又是一致的。实际上早在年11月,孙传芳就与张作霖达成了和解,他首先派手下去济南面见“狗肉将军”张宗昌,互相取得谅解;又前往天津拜见张作霖申明合作之意,张作霖则表示既往不咎,双方同意联合抵抗北伐军。

(孙传芳)

期间张作霖还命令张宗昌率直鲁联军南下支援,同时给孙传芳部队提供了部分军械弹药,也就是说,孙传芳在龙潭战役中差点反攻得手,本就是得到了奉系军阀的大力支持。在龙潭战役之前的年6月,孙传芳曾与张宗昌联名“劝进”,鼓动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自己被任命为副总司令,也就是他正式投靠奉系的开始,而龙潭兵败后,干脆跑到济南张宗昌地盘上寄人蓠下了。

年,国民革命军举行“二次北伐”,四大集团军猛烈攻击奉系军队,张作霖败出华北,而孙传芳最后的余部也在滦州被阎锡山所歼,6月孤身出关逃往沈阳,《少帅》剧中杨宇霆为乃父办寿时,那个忙里忙外的操办人,东北话叫做“知宾”的,正是落魄军阀孙传芳。

(张作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