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园图卷》局部明沈周
大家都知道,小世界有位老朋友张岱。我们常常与你说起他,说他写下的文章,泡过的茶,看到的雪与月亮。
会觉得张岱是位雅致公子,但其实,他的生活要远远多于这些。张岱生于晚明时,在世间历经八十三年,那些精致的,广阔的,欢愉的,破碎的,他都见过。
这样的他,写下许多事时,总带有悠长的余味。今天,就想与你一起看看,张岱漫长的一生。文章有点儿长,这个周六慢慢读
1
书香富贵
“石罅中光射如鹦哥祖母。
明万历二十五年,张岱出生在浙江绍兴的张家宅邸。
在绍兴,张家是有声望的书香世家,几代先人都高中科考。高祖是嘉靖年间的进士,曾祖在隆庆五年中了状元。到了张岱父亲与叔父一辈,明王朝已日落西山。
父亲张耀芳苦读二十多年书,无有任何收获。张岱叔父也如是,于是他将目光转向古董收藏,十几年后,成为晚明江南的收藏名家。
那时的张家,真的富足,商时的青铜器,宋时的白定炉、哥窑瓶,张岱从小瞧着长大。叔父有次得到一块璞石,清水冲洗后,在太阳下验色,只见“石罅中光射如鹦哥祖母,知是水碧”。叔父大喜,令匠人将璞石雕成两只酒杯,只其中一只便卖出三千两白银。
张岱的父亲当时与绍兴会稽县的另一个大家族陶家的女儿结亲。两人希望顺利生下子嗣,于是陶氏“许念白衣观音经三万六千卷”。她日夜念经,后来生产过程遭遇不顺,也向观音大士祈求。
张岱晚年时特意说起母亲的念经声,那是什么声音呢?
——振海潮音,如雷灌耳。
张岱漫漫一生里,除却日常尘事,常常萦绕着的便是母亲的念经声。细语的喃喃,听来却如海潮雷声,他说,“岱离母胎,八十一年矣。常常于耳根清净时,恍闻我母亲念经之声”。
2
张家园林
“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张家人不只重学识,好读书,也好造园子。
张岱的好友祁彪佳曾说,“越中园亭开创,自张内山先生始”。张内山是张岱的高祖,高祖先生还是晚明江南文人造园的引领者。
高祖在筠芝山上造了一处筠芝亭。张岱记下说看着浑然朴素的一个亭子,却是“亭之事尽,筠芝亭一山之事亦尽”。
张家以后造的亭子,都不及这一座,高一层多一墙都觉冗余。才明白高祖造此亭,分寸用得是恰恰好,不能再增一砖一瓦的。
《八景山水卷》局部清龚贤
张岱五叔建的天镜园浴凫堂,也是用心营造的一处好园子,祁彪佳称赞说“越中诸园,推此为冠”。
天镜园胜在水,水波漾开,槐竹环绕。张岱在此读书时,说很享用这一片碧绿,就连书里的字也是鲜明碧绿的,“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隔窗吟水图轴》局部清华嵒
还有张岱祖父在龙山脚下造的快园。“快也快也”,是说在此读书是一大快事。
张岱说他六岁第一次来到快园,就觉得是极理想的读书场所。书房是亭式建筑,屋檐立于树梢之上,于是取名“悬杪亭”,出自唐代诗人杜审言的“树杪玉悬堂”。
这样的经历其实也是祖父对张岱的启蒙。祖父一直觉得读书的好不在于功名,其本身便有乐趣。况且在龙山夕阳的金光里,还能看到古松鳞鳞,百余头角鹿,磅礴迁徙。
寂园、砎园,花阁、瑞草溪亭、醉心林园……张家人造了一座座园子。张岱幼时到少年,便是在这些园子中流连,读书,玩耍,长成公子。
3
公子讲究
“宁迟,宁贵,宁少。
晚明时,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新鲜事物不断涌出。那时的文人被物质团团拥簇,崇尚一种雅致的生活。张岱身在时代里,被时代塑造着,同时也像他的高祖,是引领着风尚的那个人。
好比他爱的那处泉水,经他赞美,便游人不绝,人人蜂拥,正是因为人人都知张岱的讲究。对饮水也如是,他常常遍访各处尝水,一年夏天,在绍兴城东的斑竹庵试水。
那次的水让他满意,这样记下,“磷磷有圭角……如秋月霜空,又如轻岚出岫”。看起来清净,煮茶滋味如何呢?张岱试了几次,发觉把水放置三天三夜,待石腥味散去后,更能煮出茶香。经他这样赞美后,人人都来斑竹庵取水煮茶,最后斑竹庵不堪其扰,关闭庵门。
《惠山茶会图》局部明文徵明
市场卖的乳酪,张岱觉得“气味已失”,便亲手来做。他养了一头牛,取牛奶放置一夜,等到乳脂分离,以乳汁一斤,兰雪茶四盏,放入铜锅煮到黏稠,张岱说它如“玉液珠胶”。煮出的乳酪还做了更多尝试,和酒入陶甑蒸,和蔗浆霜用温火熬,或掺入豆粉煎酥,味道“无不佳妙”。
绍兴城东的樊江镇有一个桔园,桔园主人也是讲究人,他家的桔子是“青不撷,酸不撷,不树上红不撷,不霜不撷,不连蒂剪不撷”。
每年深秋降霜后,张岱都亲自前往桔园,他挑桔子有一个原则:宁迟,宁贵,宁少。这样挑出来的桔子个个“桔皮宽而绽,色黄而深,瓤坚而脆,筋解而脱,味甜而鲜”。
4
一往深情
“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
《世说新语》里记过一个故事,说东晋的将军桓子野,每次听到有人唱清歌,都要停下倾听,并连唤“奈何奈何”。是说歌声好听,对它爱惜不尽却无法留住,直叫人无可奈何。谢安听闻此事,说,“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桓子野便是写下《梅花三弄》曲谱的那位,是有深情的人。
时间从东晋到晚明跨越千年,张岱在书籍上看到子野,引为知己,说自己也有许多“无可奈何者,口说不出”。他们的深情和珍惜都放在心里,说不出口。
张岱的无可奈何说的是戏,是茶,是好月,是晚霞,是世间一切珍贵的物和事。就像他游栖霞山,傍晚看到山顶的云霞,便不顾天将黑,不走了,“坐石上痴对”。
pic_林曦
说来晚明的那批文人,都爱戏,爱茶,爱琴,爱泛舟,爱赏月,爱丝竹,张岱也如是,但实在因爱得痴,也就亲手去学去做了。
他前往松江向名家学琴曲,学了三十多首曲子,学到有多好?半年内已能与师父合奏切磋。回到绍兴,恨身边朋友每次学琴总是中断,便组织琴社,规则是每月聚三次练琴。
琴社的初衷也简单,“越中琴客不满五六人,经年不事操缦,琴安得佳?”就这么五六个人学琴,还常年不练习,怎么能有好琴声?
《陶渊明诗意图册》局部清石涛
还有当时风靡的兰雪茶,也是张岱亲手研制的。就用斑竹庵的水,煮沸注入壶中少许,待其放凉,再注入沸水,这时茶叶舒展,会出一种茶汤,张岱是这样描写的:色如竹箨方解,绿粉如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像新竹的箨叶刚刚剥落,也像山里的曙光初照纸窗,公子究竟是多温柔多深情的人呢?
看到一出好戏时,张岱会说“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或许可以一窥公子的深情。无论天上的月亮,一杯好茶,一出好戏,在生活里,它们只能供一时受用,过了此时便消散了。他知道一切都是有生有灭有尽时,但明知徒然,依旧挽留,是他对世上美好事物的无尽矜惜与深情
5
雪与月亮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岱生活在浙江绍兴,其实不常看到雪。也因此每逢下雪时,是定要带上手炉毳衣温酒,乘着舟或上山去看雪的。
那则你我都知晓的《湖心亭看雪》,便发生在崇祯五年的冬天。彼时张岱住在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夜里八点多,不能辜负雪夜,便乘着小舟去湖心亭看雪。
他记下的那个雪夜,后来成为了明时文学史上不可绕开的一个夜晚。那么多场雪那么多个雪夜,只这一夜,被人反反复复诵读: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舟中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只寥寥几行字,便是一幅有着不尽意味的山水画。
《雪景四段卷》局部宋(传)夏圭
看月亮则是常常的事。看张岱的文章里,曾记下过在虎丘看月,卧舟看月,山上看月,西湖边看月,与好友一起看月。有好月亮的每个夜晚,都不舍得“拥被”入眠,是要出门去看的。
有一个叫庞公池的地方,张岱少时在那里读书,池水汇入溪流,穿街绕巷。张岱在池中留下小舟,逢月夜,“夜夜出”。
有个夜晚值得记住。那夜乘着小舟在水上徜徉,张岱看见家家户户闭门高卧,不见灯火,感到有些“凄恻”。那晚是在舟中睡的,酣睡醒来后,发现“胸中浩浩落落,并无芥蒂,一枕黑甜……不晓世间何物谓之忧愁”。
pic_林曦
6
他记下他们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如果说一出戏,一杯茶无法包裹流传,那人呢?“人之死而寂寂终无传者有之矣”,人离去就离去了,寂寂无传的历史上有的是。
张岱觉得可惜。以往记载于春秋史册的都是大人物,现在身边的朋友,做着一份小小的事业,种花的,说书的,唱戏的,看诊的……他们同样值得留在历史的书卷里,给后人看到。
这是张岱给自己的使命,记下他们。
于是几百年后的我们知道了晚明绍兴有位爱花的金乳生。乳生身体有些弱,平时也多病,但爱花成癖。每天早晨起来,不梳头不洗漱,便趴在墙角花下,不论夏冬,捉虫捉蚁,日夜呵护。冰雪龟裂他的手,日头晒伤他的脸,也不管不顾。
他在小院里,手植梨花、海棠、丁香、芍药、蜀葵、茉莉、芙蓉、腊梅、山茶、山兰、素馨等百余种。说来每株花木都是一个生命,要爱惜呵护才能长好,乳生照管下的它们,株株繁茂,不论春夏秋冬,四时生花。
《独乐园记》局部明仇英
说书人柳麻子。张岱说他“貌其丑”,长相黧黑,满脸疤痕,但麻子书说得好,一说书神态都不一样了,“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
麻子说书有自己的一套。每天只说一回,从不多说,如果听众里有人窃窃私语或发出声音,甚或有呵欠倦容,麻子便当场停住不说。即便这样,想听麻子说书的人无数,且得提前几周下定金才可以。
朱楚生是一位唱戏的女子,唱的是绍兴调子。楚生如何对待自己的戏呢?张岱记下说“性命于戏,下全力为之”,把自家性命放在戏上,下全力来对待的。
这样的楚生唱过的戏,有昆山的老教师细细模拟过,说不能再加一毫一末。这样的楚生来唱戏,用情太深,张岱说她的眉时时透着孤意,睫时时流露深情,常常坐着坐着,心神飘向戏里远方。
张岱记下过一次傍晚与楚生同行,日落烟生,林木幽暗时,楚生忽而低头不语,泪如雨下。
……
还有好多不同的人。他们的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但都有一个相同的所在,这便是张岱选择交游与记下的,自己所秉持的原则: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其实,之于张岱自己,也莫不如此:有深情,有真气。
《锦上花开图》局部明沈周
7
灯火烟花
“不知其为王宫内之烟火,亦不知其为烟火内之王宫也。
在绍兴城,秦淮河绕城缓缓流过。
每天一入夜,河上画船便亮起灯笼。竹帘纱幔之后,是飘散着茉莉香气的歌妓,她们着轻纨、执团扇,与士子们凭栏欢笑,一直要到夜深灯灭了,才散去。
这一景,张岱晚年想起时,已觉得是上辈子的事了。
更热闹,更盛大的场面他都见过,亲历过。那时张家在龙山放的灯景,多辉煌啊:沿着山谷往上走,每棵树,每个枝头都有灯,无灯下不席,无席不坐人,无人不歌唱鼓吹。到夜半人们散去,家仆打扫时,果核蔗滓能堆成小山。
然而世间的事,往往越盛大时,越容易让人产生虚幻之伤感,因为知晓眼下的发生只是一瞬间,也或许眼睛所看到的究竟是真还是幻?一切都说不清楚。
张岱前往山东兖州探望父亲时,目睹过鲁王府的一次烟火。那天夜里现在想来还如在梦里,宫殿、墙壁、楹柱、屏风、座椅,处处挂灯。灯火中,王公宫娥、乐队舞伎反倒成了灯中景,象牙、珊瑚、玉斗、犀角闪着光。空中烟花燃起时,烟焰遮天蔽日,张岱回忆起那个晚上,说:灯中、光中、影中、烟中、火中,闪烁不定,不知其为王宫内之烟火,亦不知其为烟火内之王宫也。
8
日月更替时
“见大小星堕如雨,崩落有声……世培附耳曰:完《石匮书》。(小世界注:世培便是祁彪佳,这句其实是张岱做的一个梦)
张岱48岁时,明王朝走向终点。
那年夏天,清军入关,改朝换代。
当时的士人或殉节,或出家,或贰臣,或隐居,张岱的选择是:为明代写一部史书。名字也在明亡前就已想好,《石匮书》。
书名来自他崇敬的史学家司马迁,相传当年他写书的资料便藏在石匮里。张岱用它来作自己的书名,是向他致敬,也是从他那里借力量。司马迁也遭遇过不幸,他没有自杀,而是选择隐忍,最后写出了千古《史记》。况且好友祁彪佳还特意来到自己梦里,再三叮嘱,一定要完成《石匮书》。
林曦水墨
张岱之后住在绍兴西南百里的山林里,整整三年,他过得如何,没有留下任何历史资料。只知道那个地方山地崎岖,多是孤村,山林蓊郁,有几座破落寺庙。
三年之后,他终于再次提笔,写自己披头散发,像个野人,总是饥肠辘辘,不仅没有米,甚至柴薪都没有。他说每到夜气方回,鸡鸣枕上时,总会想起前朝旧事,想起那些灯火,烟花,雪,歌妓,画船,月亮,也想起母亲的白衣观音咒。
痛苦时时袭来,一个排解的方法是读陶渊明的诗,唱和陶渊明的诗。说来中国古代文人每在失落逆境时,总能从陶渊明那里得到力量,被贬海南的苏东坡如此,隐居山林的张岱也如此。而且张岱母亲也姓陶,更觉与渊明亲近,索性把自己现在住的破屋称陶庵,把号也改成陶庵。
陶庵里破床一张,碎几一张,残书数卷,缺砚一方,这也足够了。所需的只是活下去和时间。《石匮书》最后成书时,前朝幻灭已十年,张岱不辍写下二百五十万字,上从洪武肇基,下到天启崩殂,内容囊括历任帝王、国家经济、法律、运输、公共建设、天文、音乐、气候、农耕、哲学、科考、人物列传。
后又补《石匮书后集》,从崇祯登基到亡国,主要剖析明朝沦亡,五十万字。
整部明史,张岱写了三百万字。
其间,他也写了《古今烈义传》《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张氏家谱》……共15本书。
9
西湖
“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
张岱有一个机会回到西湖。最后一次看到她,还是明亡前一年。
还是青年时,张岱曾说西湖教人乐而忘忧,教人思虑澄明,那时的西湖承载了他多少欢乐啊。在那里看过的雪,看过的月亮,甚至还戏笑那些附庸风雅装着看月亮的人。
如今与西湖一别就是二十八年,张岱说“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西湖,夜夜在梦里,与她实在是没有分别过的。
这一天,这一次的看见不是在梦里。但眼前的西湖,不是梦里的样子。就像他自己所历的那些劫,西湖也未逃过。张岱记下说当年商家的楼外楼,祁家的偶居,余家的别墅,自家的寄园,还有那些桃柳,台榭,歌舞,仿佛被湖水吞没,都不在了。
pic_林曦
以前的西湖多可爱,张岱记得那么清楚。每年春暖,桃柳明媚,张岱特别喜欢袁宏道一篇讲西湖的文章,袁公这样说,“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让人沉醉的西湖的春天,士与女簇拥着游赏。还有每年从花朝到端午的香市,好热闹,卖古董的,卖珍异的,卖胭脂的,卖簪珥的,卖剪刀的,卖木鱼的,进香的,鼓吹的……
现实里看见西湖的那个当下,张岱记下说“余乃急急避走,谓余为西湖而来,今所见若此,反不如保我梦中之西湖尚得安全无恙也”。快快离开眼前的西湖,为了她而来,如今所见,反不如梦里的西湖令自己心安。
那就继续梦里见吧。那是自己的梦,谁都拿不走。
10
一场梦
“积书满架,开卷视之,多蝌蚪、鸟迹、霹雳篆文,梦中读之,似能通其棘涩。
看张岱的文章和书,常常出现一个字:梦。
时间往前几十年,那时的生活多欢乐,有烟火,有骏马,有花鸟,有古董,有鲜衣,有美食……而现下眼前,往大处说国破家亡,往小里说时常断炊,真恍若做了一场梦啊。
后来张岱回到绍兴,住在快园,就是在此读书快意,也能看到上百只鹿迁徙的地方。十几年不见,快园破败不堪,家人飘零,只有每天傍晚洒向快园的晚霞依旧是温柔的。张岱便坐在晚霞下,快园的石头上,和三五少年讲以前的故事。
不止怅惘于以前,张岱还有扎扎实实的事要做。他手头又有一部新书,名字也取好了,叫《有明于越三不朽图赞》。这次他要写绍兴的文人,打算为每一位画上画像。已是暮年老人的张岱,遍走于绍兴街巷,挨家挨户敲门,寻访资料。
那时的晚上他常做梦,梦里又到回到了以前。有高槐翠竹,亭台流水,他走到一个房间,窗几明亮,几架上满是书。打开看,书里的文字奇怪,有蚯蚓文,鸟迹文,霹雳篆文,非常古老的文字了,但梦里的张岱,全部都懂,全都明白。
《陶渊明诗意图册》局部清石涛
■
张岱晚年想起前尘往事时,常常向佛前忏悔,觉得之前的奢靡与现在的艰难,都是因果报。于是每晚,灯前,与年幼时见到的母亲一样,念起观音大士的经书。
他还为自己写了长长一篇《自为墓志铭》,里面一处这么说: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学佛,学农学圃,俱不成。我们想说,张岱先生,不管您学什么,都是“成”的,而且非常“成”。
如果你也喜欢张岱,去看他的书吧,看他记下的那些生活,那些人,那些事,他记下的那个令他爱也令他叹息的王朝。他提笔写下那些的时候,想着的也是后来的人,能够看到的。
我们常常说人生如梦,山河依旧在,但人事皆非,很多世事倏忽而过的时候,总如幻觉。但在梦里,那些我们认真地去对待过的所有,都是真的。
▽
祁彪佳与张岱是好友,有些事情他们共同经历过,也来看看祁彪佳的故事
幺儿非常萌
一起养生吧
▽
小世界推荐过明时高濂的《遵生八笺》,透过他们,可以更多地看到那个时代
我们这个小世界的故事
▽
文章、视频等内容为Lstudio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
联系我们:Lstudio
VIP..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