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756949.html

公元前年,秦王嬴政统一了全国,结束了春秋以来五百多年的诸侯争霸的局面,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这是个了不起的前无古人的功绩,最起码秦王嬴政是这样想的,“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于是他取了三皇中“皇”、五帝中“帝”,改号称为“皇帝”。

秦始皇确实无愧于“千古一帝”的称号,他以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又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书同文,车同轨,并统一了度量衡;还修筑了驰道,这个应该算是当时的高速公路了;为了避免读书人蛊惑人心,诽谤朝廷,他又下令“焚书坑儒”。

做完这些,秦始皇觉得大秦是牢不可破,可以永传万代了。干嘛要传万代呢?自己能长生不老,不是最好吗?于是,秦始皇开始天天琢磨长生不老这事了。开始的时候,他让方士们炼制仙丹,可是一直也没有练成。于是,他又派他们去寻找仙人,求赐长生之术。结果,这些方士糊弄了不少钱财后跑了。据说,现在的小日本就是那些方士的后代。

望山跑死马,指人都是假。既然方士靠不住,秦始皇决定亲自去寻找仙人。秦始皇总共进行了五次巡游,两次是北巡,视察边境的安全情况,另外三次均是东巡,前往山东琅琊,以便于寻找仙人的踪迹。当然,沿途肯定立碑铭文以表彰自己德兼三皇的功绩,让后代万世永不忘记。

公元前年,也就是统一之后的第十一年,是年十月,秦始皇第五次巡游天下。因为前一年曾天降陨石,上面刻着“始皇死而地分”的字样,始皇有了不祥之兆。所以这一次他故意增加了不少的行程安排。他先是到了云梦泽,朝着九嶷山的方向遥寄,以表达对虞舜的尊敬;然后沿长江顺流而下,经过丹阳,抵达了今天的钱杭州附近,又登临了会稽山,祭祀了大禹。然后又朝着南方三拜九叩,算是祭祀了南海的海神吧!

祭祀完了上古的贤君和神明,始皇心中踏实了很多。于是他命令队伍转向朝北,准备再次前往山东琅琊,这次如果还是见不到神仙,也许有生之年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当他驾临金陵地界(今天的南京)的时候,身边的阴阳师提醒道,前方紫气环绕,隐约透着一股极强的王者之气,恐于大秦不利。秦始皇佯做镇定,命人继续前行。可是越往前走,秦始皇心中越是忐忑不安。他发现前方有一座山,四角方正,宛然一枚由天而降的印章盖在了这片金陵的大地上,这就是今天的天印山,又名方山。

始皇不由得又惊又惧,他决定登临山顶去看看。从山顶远眺,远处的卢龙山云雾缭绕,霞光万道,似有金龙翻滚之状;低头再看,两条河流汇于山脚,水流遒劲,咆哮奔腾,隐隐传来龙吟之声。始皇大惊,愤然挥出手中的长鞭。始皇帝,那是第一个真龙天子,是祖龙,只见鞭稍过处,山崩石裂,天印山顶愣是被削平了。据说,那被削掉的山石,形成了赤山(山东半岛),而那些掉落的碎末,形成了东山(今南京江宁)。至今,在方山顶上还有一处景点,名叫祖龙顶,相传秦始皇就是站在这里挥鞭的。

秦始皇是绝不可以允许金陵这个地方有“王气”存在的,于是,他命人把山脚下挖开,引水泄入长江,山脚的龙吟之声荡然不存,王气自是随水而泄,无法汇聚。金陵自此也便有了一条母亲河——秦淮河。对于远处金龙翻滚的卢龙山,始皇帝做的更绝,他派人在山中立了一块石碑,上面碑上刻着:“不在山前,不在山后,不在山南,不在山北,有人获得,富了一国”。不明就里的老百姓,见到石碑之后,都误以为山中埋有金子,于是成群结队地漫山乱挖。“王气”自是遭到了破坏。

始皇帝做完了这些,准备继续北上,当到达江边的时候,他登上了栖霞山,回头看了看金陵,“王气”已是荡然无存了,他满意地笑了。可是突然他的笑容凝滞了,口中喃喃地念叨着“金陵……金陵……”不行,这个“金”字太霸气了,必须给他改个名字!

但是改个啥呢?秦始皇一时也想不出来,突然灵光一现,他想到了自己的祖先,那个曾经靠着给周王朝养马而起家的秦非子。对,那就把“金陵”改成“秣陵”吧。我们是养马的,这个地方就只配种植马的草料,世世代代供养着我大秦王朝,永世不得翻身。

金陵,于是改名成了秣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