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虽从严格意义上说,不能视之为传统的历史著作,但是以文本分析的角度来看,因孔尚任的经历,使得《桃花扇》这一作品可以视为承认清朝统治合法性的仕清官员,在明朝遗老们的史观影响下建构出的南明记忆。
孔尚任身为孔门后裔,在受康熙皇帝赏识后得入翰林院,开始了从仕之途,其对清朝统治合法性的认可是毋庸置疑的,而又因其早年即对南明旧事颇感兴趣,奉命在淮扬治海期间得以结交当地的遗骸,从他们的记忆中再次了解到南明旧事,最后得以编成传奇。
一、忠、奸人物的书写
作为一部戏剧,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十分重要的。尽管因为剧情需要,在对人物进行描写时会稍有渲染,但是正如孔尚任自己所言:“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至于儿女钟情,宾客解嘲,虽稍有点染,亦非乌有子虚之比。”整部《桃花扇》中,出场的人物极多,塑造的形象也十分丰富。
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对忠奸人物的塑造,有褒有贬,直比《春秋》正如剧中借柳敬亭之口所言:这些含冤的孝子忠臣,少不得还他个扬眉吐气;那班得意的奸雄邪党,免不了加他些人祸天诛;此乃补救之微权,亦是褒饥之妙用。这几句话指出作者对于忠臣孝子与奸雄邪党的书写与塑造,都是为了妙用褒机,将忠与奸展现出来,并在其中探讨亡国之因。
在《桃花扇》中,作者将史可法、左良玉、黄得功塑造为南朝三忠。第三十七齣《劫宝》的尾批云:“南朝三忠史阁部心在明朝,左宁南心在崇祯,黄靖南心在弘光。”认为三者的忠各有不同。在塑造三人的形象时,也确实各有侧重。这里以史可法和黄得功展开叙述,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
在崇祯年间带兵讨贼,为人廉信,能与士兵共劳苦,“以故得士死力”。后拜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桃花扇》中主要讲述的是史可法在弘光朝的经历。在马士英拥立福王继位后,史可法便自清督师,镇寺淮、扬。在《桃花扇》中,史可法被认为是心在明朝,是有理由的,在福王上位后,史可法便上疏,疏中饱含拳拳忠心。
希望弘光能励精图治,担负起中兴大任。在四镇内斗时,史可法也尽心调解,希望四镇以国事为重,放下私人恩怨,《争位》与《移防》几乎就是描写的这部分史实。对史可法忠臣的形象最突出的应该是《誓师》一齣,在清兵南下,史可法“檄各镇兵,无一至者。”
在这种情况下,在《誓师》一齣中,描写此时史可法自感收复北方无望,死守扬州,悲愤痛苦,竟至哭出血泪。这一段描写颇具有渲染色彩,尤其是哭出血泪这一出,应不是事实,但是这种写法却最大限度地将史可法的忠心烘托出来,这也是一般的历史书写不能达到的效果,反而是戏曲中的这种描写,将人物的性格烘托到极致。
这一段稍有渲染的描写为史可法的忠心奠定了基础。在其后的《沉江》一齣中,也将史可法的忠写了出来。据《明史》记载,史可法死于扬州城破之时,但在《桃花扇》中,孔尚任设计了《沉江》一节,所演“乘白骡”、“沉江”等情节,在当时都有讹传。此齣眉批云:“阁部之死传云不一,投江确有见者。”。
当时对于史可法之死,可能众说纷纭。孔尚任在《桃花扇》中,避免了将清兵与史可法的正面冲突写出来,而选择当时的这些的说传,可以说是在刻意避免当时清军南下造成的大肆杀戮,这样的做法,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十分能理解的。在这一齣中,史可法面对扬州城破,毅然决定投江,借老赞礼之口喊出了“好一个尽节忠臣”。
史可法在《桃花扇》里不仅是忠义的代表,其结局更是带有许多悲凉的气氛,正如《明史》所言,这种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的无力回天之感,是《桃花扇》在描写史可法时经常显露出来的,正好也说明明朝国柞已亡,仅仅靠一二忠臣是难以挽回的。心在弘光的黄得功是四镇之一。
“当是时,良佐最弱,杰粗暴,泽清则以门户遥执朝权,独得功不相附和。”黄得功虽与高杰不和,但在四镇里仍可算作忠义之类。《明史》记其“然忠义出天性,闻以国事相规诫者,辄屈己改不旋踵。”。在《桃花扇》中,记其忠义主要在《劫宝》一齣。主要讲述的是弘光在清兵南临之际,从南京一路逃亡,潜入黄得功军营。
黄得功拼死护卫弘光,但最后中军田雄反叛,挟弘光投降清朝。在《劫宝》这一齣中,情节与《明史》所记大体相同。在军营见到弘光后,黄得功即痛心地说到:“皇上深居宫中,臣好戮力效命。今日下殿而走,大权已失;叫臣进不能战,退无可守,十分事业,己去九分矣。”同时表达自己愿意为祖宗大业翰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部下田雄表示可以考虑投顺时,黄得功表示“常言‘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为人臣子,岂可怀揣二心。”在知道刘泽清反叛以后,更是痛骂,痛骂过后,见田雄掳弘光帝而去,痛呼到:“苍天,苍天!怎知明朝天下。送在俺黄得功之手。”随后在战斗中,以死报国,自刎而死。
尾批评价颇为中肯,将《桃花扇》中塑造的黄得功总结的十分恰当。《明史》将曹文诏、周遇吉、黄得功三人列为一传,并赞曰“大命既倾,良将颠蹶。三人者忠勇最著,死事亦最烈,故别著于篇。”对黄得功的忠勇予以了肯定。
二、栖真入道:结局中暗含的同情之感
《桃花扇》第三十九齣与第四十齣分别为《栖真》与《入道》,是关于全剧人物结局的两章。这两齣主要讲的是香君逃出宫城后,与苏昆生一起避难栖霞山,到了卞玉京所在的庵中。此时侯方域与柳敬亭一行也因避乱来到栖霞山中,二人在祭祀崇祯帝与周皇后的中元节法会上终于相遇,但是在道士张薇的点化下纷纷看破红尘,纷纷入道。
孔尚任设计的这一结局自然大都属于虚构,但是这样设计的背后,实则暗含着作者对遗老们的一种同情之感。在结尾侯方域与李香君栖真入道,而丁继之、蔡益所、蓝田叔也都纷纷出家,柳敬亭与苏昆生也归隐桃源,成为了一渔夫与一樵夫,泛舟湖上,品茗饮酒,把兴亡旧事,付与风月闲谈。
在剧中侯李二人相见之后,被张薇一句“两个痴虫,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点醒,让侯生冷汗淋漓,如梦忽醒,悟到:“大道才知是,浓情悔认真。”,香君亦悟出“回头皆幻景,对面是何人。”。二人自此看破红尘,皈依道家。
在续四十齣《余韵》中,苏昆生与柳敬亭也归隐栖霞山,闲话前朝之余,也相与对吊孝陵、秦淮旧院与长桥。并以一曲《哀江南》,点出了作者的兴亡之感。这种由朝代更替产生的冰消楼塌之感,是作者想借柳敬亭之口表达的一种兴亡之感,这大概也是孔尚任在在淮扬与遗老们遍交,自己又亲自游历南京以后产生的朝代更迭。
历史变幻无常之感,也让《余韵》一齣有了意味深长之感。这样的结尾为这些前朝遗老们都安排了一个安详的结局。在现实中香君与侯方域并未有重逢,而侯方域也在入清后重新应试,为后人讥笑晚节不保。孔尚任在结尾处将侯方域与众人纷纷送入道,到此戛然而止,未继续写其另仕新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孔尚任的一种同情。
让遗老们免于在出与入之间痛苦抉择。孔尚任在淮扬治海期间,与当地的许多遗老们都有往来,且相交甚密,对遗老们的学识都十分尊重。当时的遗老们都纷纷以隐逸姿态处事,不愿再仕新朝,如宗元鼎,入清后虽参加了吏部的考试,却没有接受官职,托病隐居故里。再如杜浚也是,在明亡后就坚决不再入仕。
再如孙枝蔚,明亡后,便弃诸生,专心闭户读书。康熙十七年,朝廷开博学鸿儒科,孙枝蔚与邓汉仪都被举荐,二人历辞不得,被扣上中书舍人的头衔后,依旧返乡隐居。这些遗老都与孔尚任往来甚多,他们的这种选择对于孔尚任是影响颇大的。
在最后一齣《余韵》中结尾处,隐居山林的柳敬亭与苏昆生面对朝廷搜寻隐逸的命令,再次选择避开,走向了山林深处。孔尚任这样的处理方式或多或少都受到了遗老们态度的影响,孔尚任对遗老们的遭遇心怀同情,在《桃花扇》中,以归隐桃源、栖真入道为结局,其实是在剧中成全了遗老们的选择,给了遗老们一处不受打扰的世外桃源。
三、总结
从《桃花扇》的创作时间来看,此时期遗民对于南明史的话语权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但同时仕清士人对于南明历史的解读,既受到遗民的影响,又受朝廷文化政策的影响,所以多站在儒家传统道德的角度来解读,以淡化其中政治立场的冲突。
孔尚任的《桃花扇》即在当时这样的大背景下写成,其中遗民史观的影响颇可寻见,在对人物的臧否上还可见党派门户间对于话语权的争夺,另一方面,其中对于南明的书写也将仕清士人对这段历史的解读也展现了出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