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年度的栖霞苹果艺术节拉开帷幕,这个艺术节已连续举办了十八届,每年收获季到来的时候,它都会如约而至,向外界展示栖霞的“果都”形象。
栖霞为什么盛产苹果?很多资料在介绍的时候,都会提到这样一句话:“栖霞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其潜台词是,栖霞的山多平地少,相对于大田作物,果树更适合种植。
诚然,山地独特的小气候,有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和风味的提升,在栖霞境内,一些名山周边通常也是有名的苹果产区,比如牙后产区、艾前产区和崮山产区等等。
介绍栖霞苹果的资料有很多,在此不再赘述。本文主要想讨论的是,栖霞“六山一水三分田”的说法,出处是哪里呢?
笔者很早就想弄清这一问题,但现代的资料大多只是引用,鲜有关于出处的介绍,因此只能向古代的史料求助。经过一番查找,果然在清代的栖霞县志中,找到了有类似这种说法的文章。
在县志当中,收录了一篇名为《栖邑不可以行水利论》的文章。文章写道:“栖处登郡诸邑之中,四望山阜累累,即多水道,皆细流耳,计百里中,田在山麓仅得十分之三。”
十分之三这句话,应该是“三分田”的出处了,这也是目前能查找到的时间最早的说法。因为山多水少,后人又在此基础上将山和水做六、一之分,因此有了“六三一水三分田”的说法。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写这篇文章的人,名字叫做张鈖。根据族谱记载,他出身于胶东有名的双山张氏,其家族是双山张在栖霞的分支。他于康熙三十二年考中举人,康熙五十八年出任云南省易门县知县。清代栖霞县志在收录他的文章时,就标注为“易门令”。
他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是,当时有人提议在栖霞修水利、种稻田。张鈖认为栖霞山多水少,夏秋河水深,冬春河水浅,水量不定,难以开发为水田。
张鈖写这篇文章时,是在清朝初期,当时没有详细的水文统计资料,只是凭借常年的经验推断。而到了数百年之后,有了精确的数据之后,发现他说的并不错。根据上世纪末编纂的栖霞县志记载,栖霞境内虽然有大小河流条,但属于季风雨源型河流,水流量受降雨量影响。径流皆属山溪性,源高流急,速涨速退,与南方常年流水的江河有差别明显。
在张鈖生活的年代,西洋苹果还没有引进胶东半岛,因此他虽然提出了“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大致概念,但并没有将其与苹果种植联系在一起。大约多年后,到了十九世纪末,栖霞境内开始有西洋苹果种植的记载。在实践中,当地人逐渐发现,在“山地多平地少”的环境下,种植苹果要比种植粮田划算,因此逐渐推广开来。又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突飞猛进,栖霞的苹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最终成为国内知名的苹果大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