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已过,除夕将至,在年根这段时间,胶东乡村集市也进入了热闹阶段。
如今,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多数乡村(尤其是那些非乡镇驻地村)集市都已盛况不再。要说起来,也就是年根这段时间,还依稀能见到一些往日的风采。
下面这组图片,就带大家到腊月二十四的栖霞市山北头村的年根集上看一看,感受胶东乡村的年味。
山北头村位于栖霞市松山街道辖区内,这里并非乡镇驻地,但由于赶集时间与周边的松山、金山等大村岔开,且村庄位于十字路口处,再加上临近过年,因此场面也算是热闹。
在胶东半岛,“山北头”这种村名很常见,不少县市区都有以此命名的村落。根据《栖霞市地名图集》的记载,当地的山北头是明嘉靖年间建村,当时一支邹姓人从蛇窝泊附近的埠梅头村迁来定居,因在玉皇顶山的北端,故名山北头。
今年是腊月二十九除夕,因此,腊月二十四也算是除夕之前最后一个集,十里八村的人们,也抓住这个机会,赶紧到集上备齐所需的年货。
现在因为已经放了寒假,集上也能见到不少年轻人以及小孩的身影。他们的加入,也给集市增添了活力。总体来说,集上各家摊位的生意都要比日常要红火不少。
这个是春联摊位上的场景。
这个是炕席摊位的场景。之前还曾跟大家一起讨论过新年换炕席的话题,第二张图片的那位大叔,这不就买到新炕席扛在了肩膀上。
过年就是图个“辞旧迎新”的喜气,除了新对联、新炕席,也有不少买新桌子的顾客。这种小桌子适合放在炕上,过年吃团圆饭、正月打保皇,都派得上用场。
这几张都是食品摊位的场景,分别是海鲜、大蛹和枣饽饽。说到海鲜,以往民间有“臭鱼烂虾送到栖霞”的段子,而如今随着运输的发达,栖霞乡村集上的海鲜供应还是比较充足的。当然,这个季节以冻货居多。
而大蛹则是正月栖霞民间待客的常见菜,家家户户都要备上个几斤。这在集上算是价格较高的产品,品相好的,每斤在三十元以上。
至于大枣饽饽,前几天还提过胶东不同县市区枣眼的数量不同,当时举的例子是莱阳五个、福山十三个。今天在集上一看,栖霞这边似乎流行九个枣眼的做法。胶东总体民俗相似,但一个地方还是有一个地方的特色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9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