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亭”惨案已经过去近千年了,然而作为民族英雄,“精忠报国”的岳飞却始终活在广大汉族人民心中。

时至今日,杭州栖霞山上的岳武穆金身尚在,而跪神像前的奸臣贼子犹存,“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绝句,道尽了忠义之人的心声,其实更多的也许是对世事的无奈与控诉。

宋高宗为何要在岳家军获胜之时,连用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并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难道赵构真的是怕岳飞收复失地、迎回二圣?

事实恐怕不止如此,赵构是两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虽然他杀害岳飞让人不能接受,但他也绝不算是个昏君,担心迎回二圣的顾虑肯定有,但这决不是主因(帝王之家杀父屠兄的例子少吗),最主要的是他们家族的一个神秘祖训。

北宋末年,崛起于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在建立了金国后迅速强大了起来,在灭亡了与北宋相持多年的辽国后,由金军统帅完颜宗弼(金兀术)率军进攻北宋。

由于宋徽宗的昏庸,任用的大都是奸佞之人,所以宋军在凶悍的金军面前一触即溃,后被金军迅速攻占了国都汴梁,作为大宋的徽、钦二帝连移驾的机会都没有,就被金人连君带臣一锅端,北宋王朝也就宣告寿终不正寝了。

高宗赵构作为皇家的幸运儿,在江南另起炉灶建立起南宋朝廷,为了抵御金军的进攻,南宋军民的反击超乎寻常,在撑过金军的几场猛攻后,战事逐渐趋于平静。金军虽然凶悍,但毕竟是人力物力有限,他们在夺得北方大片土地后,其兵力以捉襟见肘,只得采取以汉制汉的策略,立刘豫等伪政权来维护已占领的区域。

而南宋在稳住了阵脚后,加之长江这个天然屏障,崭时以无生命之忧,于是南宋君臣又开始享受生活了。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南宋军队在与金军的作战中,涌现了很多优秀的将领,韩世忠、岳飞、刘光世、吴阶、张俊等名将相继出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已“精忠报国”而闻名的岳飞。

岳飞(年2月15日—年1月27日)是从一名士兵积战功而至都统制,成为宋军中独当一面的统帅。

其历程之艰辛是世人无法想象的,用九死一生来比喻最为恰当,而他统率的岳家军也是南宋军队的精锐,曾多次大败金军,完颜宗弼就哀叹道“撼山易,憾岳家军难”。

敌人的诅咒就是自己最大的荣誉,岳飞率军北伐连战连捷,直捣黄龙已是指日可待,然而十二道金牌招他回京,这其中的玄机恐怕不是赵构一时的心血来潮,担心迎回二圣的理由也并不充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了?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具有分水岭意义的朝代,自宋代以上直至有历史记载西周,无一例外的都是武胜文,而自宋、元、明、清又都是文制武,不知诸君是否有同感?

自宋代以前的各个朝代,武将掌握军、征大权,割据一方,政权的更迭全部由武将控制,赵匡胤就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而兵不血刃的转型为宋太祖的,所以他对武将是深恶痛绝,然而这位大宋王朝的开国之君不光会打太祖长拳,他的釜底抽薪之策更是了得。

此策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两千年的治国方略,其“杯酒释兵权”的谋略令石守信等大将交出了兵权,同时也交出了武将的命运,赵匡胤随后又创造性的发明了以文制武的秘籍,并将此作为家训,传与后世子孙。

现在我们再来审视“风波亭”的悲剧时,是不是已经明了原委了?

岳飞作为统兵大将,手握重兵,先是不爱钱财,后要淮西之精兵,并且功高震主,这些都为他自己埋下了灭门的祸根。

岳飞是民族英雄,这母庸置疑,但他不是政治家,没有看出他的危机有多严重,他的此次北伐,败了尚可活命,胜则必死无疑,因为在赵构思维中,南宋的人有的是,但他赵构的命只有一条。

其实在赵构给岳飞安的“莫须有”罪名中,已有明示,其潜台词就是“别跟我讲岳飞有没有罪,我就是想弄死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