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意图册》局部清石涛
“天寒来,登高去”
-寒露-
我们来到了寒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这时节,空气变得萧瑟,露水触手冰凉,快要结成霜。草木凋零,碧绿的颜色渐渐没去,所以以前的人也把寒露叫做“辞青”。
在晴朗的夜晚仰望,会发现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已经西沉,大地散尽了夏日以来的暑气——冬日不远了。
这时节,有个重要的节日,重阳节。重阳节里登高,总是件从不过时的快乐事
米芾《砚山铭》中所绘的山石
人们古来亲近山水,大抵因为红尘几多规矩,山林里,只有旷朗的心眼。你看古画那洪荒遍野,总有小小的人,乐在其中。他们行步,闲谈,歇息,远望,或是一脸可爱的呆相。这样的来往间,世事造化与本真性情,好像便有了一种平衡。
《千岩竞秀图》局部明文徵明
看,那小小的人
南朝的陶弘景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他说山里有很多很多云,看到云气渐起,心里也生出许多怡怡然。
《唐寅诗意图》局部清王翚
张岱游栖霞山,傍晚看到山顶的云霞,便舍不得走了,“坐石上痴对”。有好月亮的夜晚,他也舍不得“拥被”入眠,要出门去山上看月亮。大概是他觉得这些美好稍纵即逝,便尽己所能,让它们留得久点,再久点。
《松荫品茶图》局部明陈洪绶
登高是个体力活,丰俭由人。体力好,便想要挑战高一些的山头。在山顶上看到远远的苍黛,飞鸟也变得缄默。常常不过是上午光景,已经有半百的老人持着手杖从山上下来,比年轻人还矫健。
站上山顶的一刻,离云很近很近
不想太考验,也可以去些对体力更宽容的小山。起风的时候,会听见树木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或是午后沿着上山的小径散步,脚踩在落叶上,毕剥毕剥的。
有一天日落的时候,我们爬上景山,在山上遥望小小的北海。那天有很好的夕阳,湖水也在金光里。
有时候,城市繁华里,也能登高。
离小世界不远,有个日坛公园,里头小小一片湖边,堆叠着假山,蜿蜒蜿蜒的,穿梭在里头,也有了上山下山的起伏感。站在假山顶上,透过山石与树木去看那湖水,顿时觉得自己就像古画里那些个小小的人,好逍遥
或是手上忙活的间隙,走到办公室的窗边往外望,晴天时,雨霁时,看到那些云也好,光也好,城市的远景也好,总会禁不住感叹,昨日与今日的天,美得那样不同。
你看,只要有心,登高不见得非要去山里。
以前的人说,高处不胜寒。只是我们依然喜欢登到高处,因为高处有高处的舒朗,就像经霜不灭的菊花,在萧瑟季节里,有它的热闹在。一年又一年,来而复往地,我们在高处听风声,听虫鸣,明白时间在悄然变化着。
秋天有了寒意,但依然是温柔的。
《借山图卷》局部齐白石
天凉了,也记得多添衣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