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松毛
小时候,我家住在南京东北郊的老栖霞街上,住在老栖霞街上的一个大院子里。
那时候,家里有灶,烧柴禾。
家里烧的柴禾全是我们拾的,从来没有花钱买过。
我们那时候拾的柴禾有枯树枝,枯树叶,松毛,以松毛为主。
松毛的颜色是金黄色的,是马尾松树上落下来的,有的地方叫松针,南京人叫松毛。
松毛细得像一根针,又像野猪身上的硬毛,只是颜色不一样罢了。不管叫松针还是叫松毛,我觉得都比较形象。
老栖霞街上的人把拾松毛叫做划松毛,不叫拾松毛。因为拾松毛的工具是扒子,拾松毛时用扒子贴着地皮划,所以,还是叫划松毛比较贴切。
划松毛的扒子有铁丝做的,有竹子做的,有短的,有长的。
那时候,我家划松毛的扒子都是铁丝做的,没有竹子做的。用竹子做扒子需要烘烤,比较难做,家里不会做,因此要买,要花钱,铁丝的扒子做起来比较简单,可以自己做,不要花钱,所以,我们家扒松毛的扒子都是自己家用铁丝做的。
栖霞街北边有一座山,叫栖霞山。栖霞山上有很多很多松树。秋天到了,松树上的松毛落了,我们就上山划松毛去了。
上山时,我们带两个扒子,一个大的,一个小的,都是铁扒子。大扒子在开阔地用,小扒子在灌木丛里用。另外,我们还带了绳子和竹篮子。绳子是捆松毛的。竹篮子是运松毛的。我们在一个地方划了一会,就用竹篮子把松毛运到一个平坦的开阔地集中堆起来,然后再去划。
估摸松毛划了有一捆了,就要捆松毛了。捆松毛是个技术活,不会捆的人捆出来的松毛背到半路会散,会捆的一直背到家也不会散。
那时候,我一开始不会捆松毛,后来跟人学了几次就会了。
松毛捆好以后,我们每个人就背着一捆松毛回家了。回到家以后,要把松毛码到柴堆子上。
我们家门口是院子的围墙,我们家就靠着围墙堆了松毛。
第一次堆松毛之前,要在下面铺一层大石头,大石头上面再铺一层芦柴席子,然后才开始堆松毛。铺大石头是防止下面的松毛进水烂掉,铺芦柴席子是怕松毛漏到地面上。
那时候,一个秋天,我们划的松毛够家里烧一年。
年1月,我们家下放了,从南京市栖霞街下放了我就再也没有划过松毛了。后来,栖霞街的人家什么时候开始不划松毛的,我不知道。
(本文所使用的图片均来自网络,所以,特对图片所有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图片所有者和我联系,我会及时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