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隋文帝诏建的舍利塔,唐高宗御制的明征君碑,南朝的千佛岩石窟,号称“隋塔唐碑千佛岩”,是栖霞山久负盛名的三处“宝贝”。其中,千佛岩,是南京地区唯一一处六朝佛教石刻遗迹,也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唯一的六朝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久远的石窟艺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5.html
舍利塔东侧,无量殿后山崖间,便是有“江南云岗”之称的千佛岩,又名千佛岭、千佛崖。
千佛岩,从南朝齐永明二年(年)至梁天监十年(年)逐步开凿而成。其建造年代略早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稍晚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日本法藏馆于年至年间出版《中国文化史迹》中的千佛岩局部日本法藏馆于年至年间出版《中国文化史迹》中的千佛岩三圣殿正面佛像有坐有立,大有数丈,小仅盈尺,造型生动。雕刻圆润细致,风格典雅秀丽,与北朝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遥遥相对,是我国古代佛教石刻艺术珍品的代表之一。
石窟佛龛上明代补砌的砖石门墙
巧夺天工的雕刻技艺石窟,又称石窟寺,是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一般依山崖开凿而成,供僧人居住修行或供信徒巡礼参拜的场所。
最早,千佛岩由明僧绍次子明仲璋和法度祖师合作开凿,并得到齐文惠太子和豫章、竟陵诸王之助。之后历代屡有修葺增补,明代尤多。经过余年的陆续修饰增筑,石窟佛龛大小不等、错落有序,点缀在石壁上,形若蜂房鸽舍,景象蔚为壮观。现存石窟佛龛多个,石像余尊。石窟中的佛像有的五六尊一龛,有的二十余尊一室。龛内布局有的是一佛一弟子,有的是一佛二菩萨。窟门两侧大都有天王力士雕像,以示护法,佛座还常常雕有双狮。令人惊叹的佛窟奇观三圣殿为千佛岩中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石窟,又称无量殿、大佛阁。无量寿佛居中,两侧分侍观音、势至,造像精致古朴,体型硕大,展现着崇高庄严之美。
每年11月20日,小雪节气前后,下午3点15分左右,天气晴好、光照充足时,会有阳光在三圣殿无量寿佛的右脸颊处出现,形成耀眼的光斑。随着时间的推移,光斑缓缓地由脸颊处向眉心移动,最后到达眉心琉璃球处,突然消失。此时三圣殿的墙壁上顿时洒满星星点点、五光十色的光芒,形成玄光漫射的奇特景观,整个现象持续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此奇观周而复始,大概是千年前古人的设计,或巧合,亦或是当年开凿大佛的工匠所留下的无声语言。若是中国古代能工巧匠利用太阳日照与建筑的微妙关联创造这一奇妙现象,那这种精准的天象计算,蕴含的科学当量,在千百年前将天象之光精确到“眉心”,不得不让今人惊叹称奇。怀古寻幽的静谧之地千佛岩上题刻很多,历代文人墨客游历栖霞山,留下不少动情的诗篇。更有将诗或题名镌刻在山岩、佛龛、石碑之上,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墨迹,成了具有观赏、研究价值的文化遗产,给景区增彩添色。历经千百年风吹雨淋,千佛岩损坏较为严重。民国时期,栖霞古寺住持若舜等人用水泥把全部造像涂缮一新,并“施唇以朱,画眼以墨”,以便观瞻。致使石刻原貌已失,仅留遗风。尽管目前准确判断每一个石窟佛龛的开凿年代仍相当困难,但多数造像的姿态、服饰仍可循旧迹,个别造像水泥剥落,石质部分衣纹犹清晰可辨。山中的千佛岩虽已残破,但也正是这样才体现了岁月的痕迹。怀古寻幽,浏览历史遗迹,
思绪翩跹,感慨万千。
END
拟稿人:张 旭审核人:邢 鹏发布人:吴 芸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私信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如果您喜欢小栖为您带来的精彩内容,记得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