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贞:受月苔阴少,分云竹色多
说起这王世贞,与那后世极易混淆的王士祯一样,名头不小,可大家是知其名,却不知其因何名,即使他被主流认定是《金瓶梅》的作者,但都是人云亦云地东猜西想,并无一人能拿出铁证来证实。
《金瓶梅》自是天下第一奇书,作者“兰陵笑笑生”究竟是何人,这是“金学”中的哥德巴赫猜想;据有人统计,可参与竞争者有七十余人,什么徐渭、李开先等等的一堆,甚至还包括那“秦淮八艳”之一的马湘兰的相好王稚登,我不是专家,只能是三缄其口,感觉这也有理,那也可能,听着便也罢了,但却是当不得真的。
尽管现在主流说是王世贞所著,我却也不是太相信,这样一部一等一,堪比《红楼梦》的奇书,哪是一位在官场上拼搏之人,在闲暇之余写就,那是要深思熟虑,奇思妙想,徘徊苦呤,反复推敲才能完成的,所以,凭直感,不太可能是王世贞所作,至于是谁?俺也不知道。
我是很早就知道他的大名,但真正认识,还是看《明史杨继盛传》后,才开始认真看他的作品,当杨继盛逆鳞被下狱之时,王世贞能不畏强权,不附权贵,不仅时进药品看望,还代杨妻写申诉,后来又为杨继盛备棺殓尸,敢公开同大奸臣严嵩对着干,这王世贞肯定是个值得敬佩之人。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人,明嘉靖年进士,先后任刑部员外郎等一系列京官,后外放湖广和广西等地任按察使和布政使,因同张居正不和被罢官归里,后起复为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太保,时年64岁。
王世贞是当年正宗的“高富帅”,他出身名门,祖、父俱为大明朝名臣高官,家庭富裕,科第蝉联,一门四代八进士;本人又“生而美姿观,风采玉立,与客人谈笑,觉温秀之气溢于眉目间”。
王世贞自幼聪明,刻苦好学,读书能过目不忘,秀才、举人都轻松拿下,22岁便登进士榜,是铁铁的青年才俊。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
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
这首《登太白楼》写得是昂扬大气,显示了青壮年时的王世贞那蓬勃的豪情,他表面上写的是李白,实际是以李喻已,抒发的是那种敢与太白一较高下的雄心,所以,此时的王世贞正如李贽所赞:“少年跌宕,……气笼百代,愈不可一世。”
他早有诗名,在京期间结识李攀龙,创始文社,身边聚集起众多当时的名人学士,俱以二位为领袖,其中佼佼者被誉为“后七子”,以区别于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而自李攀龙去世后,王世贞自然成为文坛巨擘。
文学史上,特别是在明朝,这子那子,这家那家的文学流派和称呼是最多的了,什么“前后五子”、“广五子”、“续五子”“末五子”的一堆,直让人目眩头晕。
然而,即使对于资深的文学爱好者来说,最多能道出其中几人的名字,至于他们的作品或区别在何处,那真是一头雾水,也就是应付考试时的填空题而已。
其实,这前、后七子在文学主张上是一回事,都是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他们依然是提倡复古,只是后者比前者的声势更为浩大,影响更广而已,而王世贞则是复古理论的集大成者,在当时是重量级的人物。
史载其:“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片言褒赏﹐声价骤起。”
王世贞生活的大明嘉靖一朝,就内阁的争斗来说,可是说是明代最有故事的一朝,比起明末的党争,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严嵩、高拱、徐阶等,再加上在大明政坛搅起滔天巨浪的政坛领袖张居正,真是热闹非凡。
他同这几位首辅的关系,其中的故事也是多多,几乎同每个人都可以研讨出上百篇博士论文来,但他同严嵩父子的恩怨那却是血海深仇。
王世贞是瞧不起这严世蕃的,二人很是不对付,“数积忤于权相严嵩子世蕃”,据说那《金瓶梅》就是以严世蕃的生活为摹本写出来的,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
他的同年兼好友杨继盛被严嵩下狱,最后又用下作的手段将其致死,对此,连同为同科进士的张居正都不敢趟这混水,而连杨继盛的老师,内阁次辅徐阶都不敢公开得罪严家,唯有王世贞义愤填膺,公开同严氏父子叫板。
王世贞同严家父子的关系是相当地紧张,他因杨继盛一事又与严家的矛盾日趋激化和公开,而他的父亲亦为严嵩所忌,后来因失职竟被下狱论死,王世贞只能放下身段,同其弟每天跪在严府门口求情,严嵩不为所动,终将其父斩首,直到穆宗继位方才平反。
对王世贞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张居正了,他与张居正是同年进士,按说有这一层关系,两人应该是携手共进退,可是,张居正是一个政治家,在他主政之时,对王世贞的任用自有其一定之规,因为在他眼中,他这位同年只是一位不谙世事的书生,并未将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去充当主将。
对此,王世贞自是有些不满,但观其二人一生的交集,并未发生正面的冲突,因为王世贞是个心高气傲之人,当张居正权倾天下之时,他也不屑于去投靠,但并不是与其为敌,只是二人之间的关系,很有些微妙。
平心而论,纠正对王世贞也算是够好的了,他先是将王世贞外放,接着又将他召回当了太仆寺卿,这可是正三品的京官,不过,最后是因为一些现在看来不算啥事的缘由,使得二人还算不错的关系弄得很是紧张,最终是被罢官回乡,而这账,王世贞是算在张居正头上的。
王世贞同张居正的关系很是让人困惑,张首辅去世,他写“祭太师张文忠公文”悼念,感天动地,催人泪下,但又在《张公居正传》中,把他这位张同年的很多事公之于众,虽说其中有褒有贬,但贬是远大于褒的,而且其中很多事,让人有不真实的感觉。
可以说,后世对张居正的很多看法,特别是如纵欲,收戚继光的“千金姬”和性药等等内容,都是缘自于王世贞,使张首辅很不幸的以一个“虚伪矫饰、器小易盈而天性刻薄”的形象存世。
张居正逝世后,王世贞复被启用,但是,似乎因他那支笔太犀利,没人惹得起他,所以,虽然官是越来越大,其实都是闲官,因为,在那一堆的侍郎和尚书前面,都有“南京”二字。
明王朝自迁都北京始,南京留有一套备用朝廷,除了收南直隶的赋税外,主要功能是将一些名望大,或不好安置,年老多病者置于其中,说白了就是如同“顾问委员会”一般,素称“清简”,是一养老机构。
所以,尽管王世贞官阶很高,也就是一蒙古国海军部长,虚衔而已;他在这头衔上混了近二十年,一心从事创作,直到故去。
王世贞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于仕途上是多有沉浮,但他笔耕不辍,文集有四百卷之多,可谓著作等身,故而《四库全书》评其为“考自古文集之富,未有过于世贞者。”
他是大藏书家,所藏宋版图书极丰;他是书法家,其篆隶堪称当世一绝;他是书画鉴藏家,过眼宝藏真伪立判;他是史学家,清人修《明史》时,很多是直接采用他的著述;他是戏曲家和戏剧理论家,所剧作《鸣凤记》和《一捧雪》,以及戏剧理论集《曲藻》,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当然,他在诗歌上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其诗取材赡博﹐纵心触象皆可入诗,但相比较他的诗来,我感觉他的词写得更加有灵性,也许是词的形式更活络,拘束性小,不必有“诗言志”那样的束缚。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
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
家在五湖东。
这是一首《忆江南》,看歌声起处,夕阳铺江,竹篙弄水,藕丝风片,黄衫人极目望处,青山点点,碧水漫漫,从“半江红”同夕阳告别,到“梅子黄时雨”的淡淡清风,诗人一路行来,将一幅诗中画趣的《日暮吟归图》,在读者的面前徐徐展开。
江南乃诗人之故乡,他长期旅羁京师,倡导文学复古运动,此诗却一改其摹秦仿汉之格调,借舟子之形象化而为已,柔风轻衫,雨丝扑面,将一个温润缱绻的水韵江南景象,定格在无限的诗意中。
……时晓色熹微,与齐色接。溪流暴涨不绝声,然所过诺岭多童。至中凹处,忽得苍松古柏之属,是为摄山。趣驰道数百武,得寺曰“栖霞”。右方有穹碑,唐高宗所撰,以传明隐君僧绍者。隐君故栖此山,已舍宅为寺,人主贤而志之。碑阴,“栖霞”二大字,雄丽飞动,疑即唐人笔也……
王世贞的散文游记写得也是极好,这是他写的《游摄山栖霞寺记》,随着他轻松的笔迹,我们跟着他拾阶而行,纳景揽胜,在古朴的文字中欣赏到这栖霞所含有的韵藉。
他的散文看着并不轻松,其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知识,这是同他学者的身份相契合的,但在这古奥的文字中,我们能体味出唐之古风,摹古却不范古,稍显刻板的字句中却又带着灵魂,看他的散文,是集怡情和识史于一体,那春水涨湖般的和缓,让你不知不觉就浸润其中。
南京栖霞山
王世贞作为国内文坛领袖,任何人的作品一经他的点评的赞赏,立即会倍增身价,在这方面,他自身留下的趣闻逸事亦是不少,除了那现在无法认定的《金瓶梅》作者外,最可为人道的便是他同李时珍的一段交集了。
“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之鉴,毛发可指数也。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仅以医书观哉?实理性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
这是他为《本草纲目》所写序言中的一段话,当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成书后,为了使此书能迅速地扬名和流传,便想请名人为之写序。
但一个是文坛领袖,一个是名不见经传的文士,在地位上相当悬殊,然而,他身居高位却平易近人,实是其一生的为人之道。在几经周折之后,王世贞写文采飞扬的序文,为此医学巨制的刊印和推广,作出了很大贡献,。
不仅仅是对李时珍,他对当时的后进之士亦多有提携之功,几如当年欧阳修一般,所以,时人有评曰:“但知公气笼百代,意若无可一世,而不知公之奖护后进,衣食寒士,惓惓如若己出。”
归去来,
一壶美酒抽一编,读罢一枕床头眠;
天公未唤债未满,自吟自写终残年。
观王世贞一生,他在有明一朝可谓文学全才,可是,他在官场上却并不得志,这其实还是缘自文人经常有的“恃才傲物”,他朋友很多,但知心的朋友并不多,基本上都处于恩怨的纠结之中,所以,最后只能被朝廷弃用,发去南京,在政治上是个配角中的配角。
但是,也许要感谢明王朝的安排,正是由于他在南京任职的这二十余年,给后世留下了诸多的文化财富,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大概指的就是这样的情景吧,大明少了一个朝堂普通的臣僚,而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的星空中,却多了一颗耀眼的星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