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嘉是武穴市家喻户晓的历史文化名人,他发愤读书,终成一代文宗,在全国考试第一名,史称“金会元”。
大家都知道金会元出生在武穴市龙坪镇,今存有会元故居。然而金德嘉百年之后魂归何处?葬在何方?一直是个谜。
金德嘉(—),字会公,号豫斋,而德嘉是尼庵功德赐的名,广济(武穴)龙坪人,问津书院知津堂会课生,清初著名学者。著有《居业斋文集》20卷,《续纂元、明臣言行录》及别集10卷,行于世,清《国朝诗人征略》选有其作品。
个人作品:分修《大清一统志》及《礼记解义》、《通鉴讲章》等;对楚中府县史料考订尤为精细。与徐乾学过从甚密。康熙28年(),金乃以疾归,实则为掌院李光地欲借以倾徐乾学,对其提出弹劾。金还乡后闲住近20年,闭门著述,著有《居业斋文集》《居业斋别集》《续纂元·明臣言行录》《礼札鲜义)《通鉴讲章》《居业斋诗钞》。卒后门人私谥“贞孝”先生,清《国朝诗人征略》等书收录了他的文章[1]。于康熙46年()去世。为文宗法韩愈、欧阳修,诗力追唐风。
金会元的故事遍布城乡,很多老人都能讲述,少则三五个,多则数十个。当时我对金会元非常崇拜,立志要上他的坟墓前拜上几拜,以慰景仰之心。然而金德嘉又葬在何方?
找到《广济金氏宗谱》,上面明确记载:“德嘉公,生于明崇祯三年(),康熙二十一年()会试第一名,人称金会元。卒于康熙四十六年(),葬本邑荆竹栖霞山。”于是大喜过望,奔赴太平,寻访栖霞山。然而当地老人们说,栖霞山在荆竹铺后面,左边为船山,右边为牵牛山,年修筑荊竹水库,都沉没在水底了。
转眼进入二十一世纪初。大抵年,记得是个夏天,武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拟出一套“民间文化丛书”,其中《武穴民间故事集》里,将金会元的故事作为重点来搜集整理。有一天,余川镇退休老人陈良突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带来了我所需的“金会元故事”。在闲谈中,陈良告诉我,金德嘉的墓地在大明山,即太平大坝脚下。我喜出望外,连忙随陈良老师驱车上百里,去寻找金德嘉墓地。然而大明山方圆三十里,要想找到墓地难度是相当大的。一则满山是灌木,荆棘丛生,既使有坟墓,也很难找到;二则听说当年“学大寨”,当地人将金德嘉墓碑搬去修渠道了,这更加增加了确认的难度。
陈良先生说,金会元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他体恤民间疾苦,生前提倡“厚生薄死”,他的后人不会搞大墓地的。至此,我只好将带来的香纸爆竹在坟墓前焚化,并点香祷告,但内心还是没有底气。
这件事一放又是多年。年的一个秋天,一次去田镇山上村陪同外地客人考察,幸遇同行的一位金姓老板。他开门见山地说,你对武穴情况比较熟悉,我想打听一件事:我是金德嘉会元十七代后裔,想找到他的墓地,去祀拜,了却我们宗族的愿望。
我说,这个我知道,就在太平怡湖山庄旁边。金老板闻言大喜,说,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双方约定,开年过后一道去替金会元扫墓!
年3月16日,台湾商人江总一行踏访武穴,金总陪同,需要一个对武穴历史文化有所了解的人当向导,于是选了我和柯美德、张才军、刘汉秋陪同。我们一起到田镇、余川等地进行了实地察看。在沧浪书院,彭达先生自告奋勇说,他晓得金德嘉的墓地,并且他的墓碑也知道其下落。金总大喜,急于要去拜祀。彭达说,金会元之墓具体位置我也不知,但我可以推荐一个人带路。
午饭后,彭达先生找到一位土著,姓胡,正在一户人家打麻将。当我们说明来意后,胡老汉“嘿嘿”一笑,找我算是找对人了!
老胡说,他哪有我清楚?年,搞劈山造田,还是我们去挖的坟墓。听后我一颗心又悬了起来,那墓地都毁了,又怎么找?
老胡回忆说,当年生产大队要我们年轻人来挖祖坟。我们早就晓得金会元是朝廷命官,为官清廉,一心为民,所以不敢轻举妄动。我们只是象征性地把坟墓扒平而已,并未掘出棺木。我听后感到非常欣慰,多么纯朴善良的百姓啊!能用什么语言表达我的谢意呢?
老胡又说,其实这座铜鼓山就是一座大墓,如今虽然没有墓碑,但那碑文已经是刻在老百姓心中了!
金总大喜过望,忙跪下祀拜,叩头,化纸、焚香、鸣鞭,然后同行的人一齐叩拜。参加此次寻找金会元之墓的有海峡两岸金德嘉会元的后裔及其崇拜者,他们是金、江、罗、胡、张、柯、董、方、彭、刘共十姓十位贤达。至此,大家都长长舒了口气。
寻找金德嘉之墓总算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