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新闻网讯(姚界客户端通讯员王仕学)兴义老城的穿云洞曾叫阳明洞,王阳明没有到过兴义,但兴义人仰慕他,故有此名。
修文有个阳明洞,那是王阳明读书、生活、著述、讲学的地方,已经叫了五百年了。
兴义要恢复阳明洞这一旧名,想搞阳明文化园……阳明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遗产,兴义人打算分一杯羹。
然而,此洞与彼洞,有何联系呢?
故有此行。
到了修文,当地研究王阳明的专家杨德俊做了我们的向导。
杨先生小学毕业时遇“文革”,只好回乡务农,做过翻砂工。后来,好不容易被推荐上了师范,学校又安排他管校办工厂。师范毕业,他当了乡村教师,教数学。改行后,他凭借自己对文物工作的热爱,对阳明文化的热爱,写论文,出专著,成为阳明文化的研究专家,并被破格提拔为副研究员。
杨先生建议:“先看东洞吧。”
于是,我们来到王阳明初到龙场时居住的地方,叫“玩易窝”。洞口很小,呈漏斗状,斜着向下,像窝,有石级直通,两三个人生活起居,难。王阳明起初居于此,有明万历石刻为证,也有阳明诗文为证。
龙场驿为明初彝族政治家奢香所设,到正德年间已废,无马匹,无住所,无人员,王阳明虽为驿丞,也只好“穴居”。初到龙场,与苗族、彝族、仡佬族交流上有困难,加上身体不好,又处于瘴疠之地,王阳明情绪低落,估计自己很难活下去,吟唱了“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虽然龙场是个坝子,山不高,但王阳明心境惨然,外化于文,就连着天际,飞鸟也难飞了。他告诉随从,如果他熬不过,死掉了,就埋在这洞里,有棺材用棺材,没有就将石洞作为棺材,处理完后事,设法回浙江老家。王阳明读《易经》的同时,想到司马迁所言“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既然不死,就得活,就要读书、思考、著述,王阳明在京城的监狱里就是这样做的。他毕竟是大儒,即使在从北京到龙场的流放途中也一路诗词歌赋,一路谈文论道,现处石洞,自然也要坚持。
王阳明戏称此洞为“玩易窝”,这“玩”并不是一种休闲,而是一种沉痛的调侃。连转身都困难的石洞,低洼、潮湿,怎么“玩”,怎么有闲心“玩”?
阳明先生是浙江余姚人,父亲是状元,他是进士,为兵部主事,也算堂堂的朝廷命官了,前呼后拥,锦衣玉食,不料一夜之间,身陷牢狱,性命堪忧,两年之后被发配到这南蛮之地,草屋及肩,石洞窄狭。时光似乎倒退了千年万年,他重新“穴居”,成了“野人”,回到了人的“初始状态”。这反差也太大了!另一方面,“玩易窝”远离了权力之争,丢掉了名利枷锁。洞小,地阔,山高,天远,身是自由的,心也是自由的。洞入地,山入天,皆可远离尘世,方有阳明先生的“龙场悟道”。
年,兴义人何辑五任贵阳市长,刻“玩易窝”三个大字于此,至今保存完好。
兴义人与王阳明似有缘分。
过了一段时间,王阳明由“玩易窝”移住栖霞山。原先那“窝”太小、太潮湿了。
在杨先生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山前。远观,高不过20米,面积不过20亩,浑圆,突兀,山上草木葱茏,如碧玉一般,正应了那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腰有洞,称“阳明洞”,地势较高,宽敞,且对穿,通风效果好。洞里有明万历年间至民国时期许多文化名流留下的石刻,表达了他们对阳明先生的无限敬仰。
王阳明吃住都在洞里,还读书、著述、讲学。后来,学生越来越多,洞里容不下了,洞顶又时有滴水,当地老百姓和他的学生悯其住所阴湿,就帮他伐木、割草、盖屋。王阳明取“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之意,命名“何陋轩”。洞口左上方又修建了一小亭子,亭子四周栽竹子。王阳明因竹子具有“君子之德”,将亭子命名为“君子亭”。再后来,他以阳明洞为中心创办了龙岗书院,修文、贵阳及其它地方的学子慕名而来,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王阳明在修文居住不到3年,种地、采蕨、伐薪、挑水、做饭之外,办了许多事情。一是潜心“悟道”,成就了他著名的“心即理”和“知行合一”学说,并萌发“致良知”思想,为其后成为著名哲学家奠定了基础。“王学”对我国乃至日本、韩国等地思想界影响极大。二是创办龙岗书院,阐述他的学说。三是写了许多诗、5封书信(《答毛宪副》等)、5篇序(《气候图序》等)、8篇记(《何陋轩记》等),还有2篇杂著、1篇祭文《瘗旅文》、1篇学规《教条示龙场诸生》,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很高。其中,《瘗旅文》入选《古文观止》,是贵州唯一的篇目。这些带着贵州痕迹的作品丰富了贵州的文化宝库,使修文成了儒家文化及中国传统哲学的富矿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阳明的境遇有所好转,贵州提学等官员开始不断拜访,邀请他到贵阳书院讲学,使“连峰际天”“飞鸟不通”的“山国”贵州从此人文蔚起,风气大开。
对多民族的贵州来说,阳明先生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亦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因此受到各族人民包括上层人士的信赖与善待。在著名的《瘗旅文》中,他告诫外来者:“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用现代人的话说,便是“你就安心居住在你该住的地方吧,别给这里的村落造成祸害啊!”确实,阳明先生很注意民族关系。他对彝族土司、贵州宣慰使安贵荣十分友善,曾两次致书安贵荣,嘱其以大局为重,不要撤减驿站,以免引火烧身。他还受安贵荣之托,撰写《象祠记》,这一作品成了千古绝唱。他离开龙场后,后来的贵州宣慰使安国亨亲笔题“阳明先生遗爱处”,镌于洞口崖壁上,迄今完好。
阳明洞左侧,沿石径而上,入圆形山门,院子边的石岩上刻有蒋介石第三次游阳明洞时题写的“知行合一”四个字,字不大,也不显眼。杨先生说,当年铲除过,但不彻底,恢复的时候没有费多大力气。
明嘉靖三十年(),贵州监察御史赵锦将龙岗书院改建为“王文成公祠”,阳明洞成了王阳明的重要纪念地。门前有两副石刻楹联,一副是“三载栖迟,洞古山深含至乐;一宵觉悟,文经武纬是全才”,另外一副是“十三郡人文,此为根本;五百年道统,得所师承”。楹联刻在整块石头上,典雅精致。杨先生说,这些楹联之所以能躲过“文革”,是因为红卫兵偷懒,他们来破“四旧”,怕费力,胡乱用石灰糊上,维修时清洗干净就行了。
阳明祠享堂正上方高悬着兴义人刘显世“大启文明”的金字匾。这匾最大、最显眼。享堂有王阳明塑像及古碑、匾额,一部分是根据拓片复制的。
实地参观,我认识到,兴义穿云洞叫阳明洞,绝非附庸风雅。
兴义穿云洞前宽后窄,对穿;修文阳明洞亦前宽后窄,对穿。兴义牛场坡与修文栖霞山形态相似,均古木参天,不过,兴义的山与洞比修文的大一些。修文有龙岗书院,兴义有笔山书院。刘显世祖籍湖南,何辑五祖籍江西,先世皆受阳明文化浸润,移居兴义后依然崇尚阳明文化,取名的时候一定是反复比较过的。清末宣统时期即塑阳明像于穿云洞内膜拜,至少代表兴义人对阳明先生的一种心仪吧。
作者系贵州省兴义市史志办主任
(来源:余姚新闻网-余姚日报编辑:鲍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