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专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袁了凡,从小就失去父亲,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袁了凡放弃了读书做官的念头,从而改学医术。

有一天袁了凡在慈云寺遇到了一位会算命的姓孔的老人,告诉袁了凡说:你有做官的命,明年就是秀才,为什么不读书呢?‘’

袁了凡只好告诉他原因,并请孔老人回家暂住,将情形告诉了他母亲,母亲要他好好的招待孔老人,并屡次试验孔老人的算命准数,竟然无论哪一次算出的结果都非常的灵验。

因此袁了凡就相信了孔老人的话,开始读书,准备考秀才,孔老人卜算他说,:你县考童生的十四名,府考得七十二名,提学考得第九名。

没想到后面三次考试真的考中了,而且录取的名次也确实都符合老人所言,因此袁了凡就请孔老人为他卜算终身的吉凶祸福,算定的结果说袁了凡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贡,而后某年入选为四川知县,任职三年半即离职归乡,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正寝而无子。

从此以后,凡碰到了考试,名次的先后,都被孔老人算得很准确,从此袁了凡更坚定的相信,《升官发财,迟速有时,富贵在天,生死有命》的命运了,从此他对人生,心灰意冷,淡然无求,終日静坐,也懒于读书求进。

到了后来,有一天他到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两人对坐一室,三日之久不曾睡觉,云谷禅师见奇怪就问了他:你静坐三天,不起杂念,不胡思乱想,必有原因。

袁了凡回说:我被孔老人算定了,荣辱生死,皆有定数,妄想也没有用。

云谷禅师说:凡人肯定有妄念,有追求,所有才有定数,但也只有凡夫俗子才有定数,极善之人命运约束不了他,极恶之人命运也约束不了他,二十年来,你被命运所控制,动弹不得,真是凡夫俗子一个。

我问他说:照你这样讲,一个人的命运,能改变得了吗?

云谷禅师说:命由己作,相由心生,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佛教经典也说过,求富贵得富贵,求儿女得儿女,求长寿得长寿,说谎是释迦的大戒,圣贤岂会骗人?

云谷禅师说:只要能了解自我的因素是造就人生吉凶祸福的关键,将没有儿子的原因,做不了大官的原因,尽量改掉,尽量行善,尽量积德,尽量自爱,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这样必能去除身上的病根,只要你扩充德行,广积阴德,多做善事,则是自己所造的福德,哪有不应验的道理?易经一书,专谈趋吉避凶的道理,若说命运不能改变,则吉如何取,凶又如何避?易经坤卦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福及子孙,你相信吗?

从此他猛然顿悟,深信此言,当时他就到佛前发愿,要先求功名。因为他“命中”只有秀才,是没有科第的,所以他先发愿做件善事,以件善事的功德来求取功名,考中举人。结果第二年就考中了,孔老人的预言开始要失灵了,而此时他的件善事并没有做完。而是在十年后才圆满完成。他自己反省,在头一年,自己确实很精进,后面慢慢的就有所懈怠,好在没有失言,仍然坚持下去,完成了这个承诺。

隔年回到故乡,即到佛堂还愿,并在发求子之愿,许下再行三千善事,仅过一年,就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叫天启。

我每行一善,就笔记于书,譬如施舍物品,救济穷人,助人急难,放生等等,有时一天里就做了十几件善事,只有两年的时间,三千善事圆满达成。

即刻再到佛堂还愿,并再求中进士之愿,并许下再行一万件善事之愿,经过了三年,我就考中了进士,当了宝坻知县,但当时在衙门之中无善可行,以前在家乡三千善事很快就能完成,何日才能达成一万善事呢?

有一天夜里,我梦见神灵前来指点说:下令减收百姓粮租一事即可低万,功果已完。

原来宝坻县的田租甚高,每亩须缴二分三厘七毫的租税,我曾下令减低至一分四厘六毫,然而我心里总是怀疑,是否可算以一低万的善行呢?

刚好有位禅师路过,我就向他请教,他说:只要是真诚为善,切实力行,就是一善也可抵万,何况全县减租,万民受福,当然一善足可抵万。

于是我捐薪金,拜托禅师回山时,代办供养一万僧人斋饭之事以表诚心还愿回向。

孔老人算定五十三岁必死,我并为了此事祈祷,或发愿添寿,而那一年也平安无事的度过,至今我已经六十九岁了。

总之,人的命运虽然不可知,天下的聪明勤奋有才华的人比比皆是,之所以会道德不修,事业不发达者,都是为了因循苟且,贪图安逸而耽误了一生。

云谷禅师说的立命之道,确实是至理名言,为人应该勤力恭行,才不会枉度一生,荒废时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538.html